*芪芍桂苦酒汤
编辑整理解英原文:
问曰:*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如药汁,脉自沉,何从得为之?
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芪芍桂苦酒汤方
*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
右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美酒额代苦酒)。
讲解:
学生问老师说:*汗这个病,全身浮肿,发热、恶风、汗出,象极了我们前边学的风水病,但这病有口渴,脉却是沉的,关键是病人所出的汗有一特点,汗沾衣,衣领处被染成*色,色正*,如药汁。那么请老师谈谈这是怎么形成的?以及此病的病机?
老师答说:此病是劳而汗出后,不等落汗,就急带汗冲凉澡,水浸入了张开的汗孔内,故而得此病,治疗用芪芍桂酒汤比较适当。
这个芪芍桂酒汤的*汗病,确是象极了风水,因此“(一作重zhong4)”是错误的,身体仅是”重”,又怎么象风水浮肿一样呢?
象极了风水的全身浮肿,颜面浮肿,但和风水最大区别是:这个芪芍桂酒汤却是有口渴,脉还是沉的。这就断定了这是一个芪芍桂酒汤证。关键词:口渴,脉沉,汗沾衣服呈*色。
既便无*汗出,只要颜面肿,有口渴,脉沉,我们亦然断定它是一个芪芍桂酒汤证。
原文:
*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目闰。目闰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汗,桂枝加*芪汤主之。
桂枝加*芪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芪二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取。
讲解:
这个*汗病,就是常觉着两下肢的小腿寒冷,身体异常的重,发热汗出,每当汗出之后,总觉着身子变轻了,这就是有水气的缘故,时间一长,病人会觉着身上肌肉及眼皮突突跳动,胸中痛,腰髋牵引痛,腰以上有汗,腰以下反无汗,如有虫在皮肤内。更甚者,则疼痛身重严重,不能吃,烦躁,小便不利。
这就是*汗的另一种模式,这一种*汗病,就用桂枝加*芪汤。
这一段文中还提到,一旦吃饭后就会汗出,夜间盗汗,这又是一种劳气病,当与*汗相区别。假如汗出后,反而发热不止者,是体内有瘀血瘀热造成的,长期这样汗出发热,久之就会皮肤甲错,最后生发恶疮。这些都当与*汗加以区别,切莫混为一谈。
原文: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讲解:
这一段实际就是说了一段营卫不和的疾病,这是关键,至于文中提到的“阳前通”和“阴前通”,让人云里雾里,这倒不是关键。
讲这一段首先要理清,古中医理论的名词用法习惯。古人常提营卫不和,卫气行于表,通管全身体表的外御能力,因这个卫气行走于表,有司表的开合功能,表与里相对,表属阳,因此卫气古人习惯有时又称阳气,成了卫气的互换词。与之相反,营气行于里,通管全身里的防御能力,正如胡希恕老先生说的形成第二防御战线一样,因营气行于里,所以古人有时习惯称阴气,因此阴气有时成了营气的互换词。这样我们就大体上了解了古人的阳气、阴气在这里大概所指的是什么概念了。它与我们现代中医所指的阳气、阴气是存在很大差别的。
老师对学生教导到:卫主表,为阳气,营主里,为阴气。营卫和谐,则身体健壮,百病不侵。反之营卫失和,则手足逆冷,在里则腹满肠鸣,营卫之气,抟结于膀胱,则营卫俱不足,在阳之气,因弱而涩滞难行,卫外功能减弱即身冷,营气难行,阴气涩滞就骨疼。阳气不能正常运行则恶寒,阴气不能正常运行则身体麻痹不仁,以里气虚故也。假如营卫和谐,阴阳气相得,营卫之气就可正常的周流于全身,一切恶寒,身疼,麻痹不仁,腹满肠鸣,遗尿,全都会相应地烟消云散。
我们把营卫过强,卫气不通,阴气素实,叫实。《金匮要略》也叫“实则失气”,代表方剂就是《辅行诀》的泻脾汤。我们把营卫俱弱,卫气不足,阴气素弱,常致阴气逆升,叫“虚”,《金匮要略》也叫“虚则遗尿”,其代表方剂是《辅行诀》的泻肾汤。这两者的病机,统称为气分。
这个气分,与血分相对。《金匮要略》有相关的专门论述:
1、《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2、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
这一段很不好理解,这可能与古人的叙事顺序习惯有关。更与千百年来我们中医的神脉理论有关。这还与我们中医,对所有的疾病现象,都要以自己所掌握的理论工具,必须给予解释,那怕强拉硬拽,也得解释,解释不通,解释不了,就好象不能算是一位合格中医似的。
讲到这里,大家都知道,原文还是少了一部分内容的,少了大师的神脉理论,现在可就补上了:寸口脉涩而迟,迟就代表寒,寒则不通,营卫难行,不通则痛。涩则主虚少,营卫俱弱,则身体麻痹不仁。趺阳脉迟而微,微则为气,微则为气不足,营气与卫气俱弱,迟则为寒,寒则营卫运行迟滞,就恶寒身疼。这样,就把神脉理论与今天讲的气分病,就搅合在一起了,构成了一个整体部分了。
?安医生讲金匮要略目录?
安医生讲金匮要略卷上目录
第一讲《金匮要略》开篇的话
第二讲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得失
第三讲《金匮要略》的来历
第四讲痉病的分类
第五讲痉病的成因
第六讲痉病的治疗
第七讲小汗法治疗风湿
第八讲小汗法方剂举例
第九讲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
第十讲太阳中暍
第十一讲百合病者,百脉一宗
第十二讲滑石代赭汤
第十三讲百合滑石散
第十四讲甘草泻心汤
第十五讲赤小豆当归散
第十六讲阴气孤绝与阳气独发
第十七讲柴胡桂枝干姜汤
第十八讲防己地*汤
第十九讲桂枝芍药知母汤
第二十讲乌头汤
第二十一讲古今录验续命汤
第二十二讲越婢加术汤
第二十三讲*芪桂枝五物汤
第二十四讲小建中汤
第二十五讲*芪建中汤
第二十六讲暮蓣丸
第二十七讲炙甘草汤
第二十八讲甘草干姜汤
第二十九讲射干麻*汤
第三十讲厚朴麻*汤和泽漆汤
第三十一讲麦门冬汤
第三十二讲葶苈大枣泻肺汤
第三十三讲桔梗汤
第三十四讲皂荚丸
第三十五讲生姜甘草汤
第三十六讲奔豚汤
第三十七讲桂枝加桂汤
第三十八讲栝楼薤白白酒汤
第三十九讲枳实薤白桂枝汤
第四十讲桂枝生姜枳实汤
之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