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合方临床运用举隅
作者/彭坚
柴胡剂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哮喘
杨某,女,6岁,干部,年6月4日初诊。病人自述患支气管哮喘30余年,每遇劳累、天气变化、吹风、受寒、受热时均易发作,以晚上发作为剧。每发时须端坐呼吸,不能躺卧,伴咳嗽吐痰。近年来,发作频繁,服氨茶碱和中药方皆无效,须用西药喷雾剂始能缓解。察之面色潮红,呼吸气粗,胸闷烦躁,咳嗽痰*,黏滞于咽喉,为之难受不已,唾出方舒,口渴口苦,小便*,大便偏干,饮食、精神尚可,舌暗红苔*腻,脉滑数。处以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皂荚丸加减:
处方:柴胡5克半夏0克枳实0克*芩5克赤芍0克大枣0克生姜0克虎杖3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茯苓5克牙皂0克五剂
年6月20日复诊:服药后,当晚气喘减轻,未用喷雾剂也能平卧,现活动后仍有些气喘、咳嗽,有少量痰,口干口苦,纳食可,大便通畅,舌暗红苔薄*,脉弦数。拟用大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加减:
处方:柴胡0克半夏0克炙甘草0克白参0克枳实5克赤芍0克虎杖5克*芩5克生姜0克大枣0克肉桂末3克(冲服)丹皮0克桃仁0克七剂
年6月29日三诊:哮喘、咳嗽已经基本消失,倦怠、乏力,腰膝酸软,舌暗红苔薄白,脉细缓。拟用小柴胡汤、桂枝茯苓丸、参蛤散加减为丸:
处方:柴胡5克,半夏0克,炙甘草0克,赤芍0克,虎杖0克,*芩0克,枳实0克,丹皮0克,桃仁0克,茯苓5克,肉桂5克,沉香5克,高丽参0克,蛤蚧对,紫河车0克,牙皂5克,生姜0克,大枣0克。
五剂为蜜丸,每天2次,每次0克,一料药大约可以吃两个月
上方吃了三料,约半年后停药,至今未发作。
组方解读:我最早见到用大柴胡汤为主治疗哮喘,是在经方大师胡希恕的医案上,当时感到难以理解,一则因为《伤寒论》原文没有提到此方可以治哮喘,二则因为柴胡的药性是疏达、提升的,而咳喘一类的病需要沉降,认为药证不符。本案哮喘,我先后用过定喘丹、小青龙汤、厚朴麻*汤、射干麻*汤等麻*制剂,效果不显,最后才回想到用柴胡制剂。
仔细思考,小柴胡汤证的“胸胁苦满”、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胸满烦惊”,与喘满的病机是相同的,即气机升降失常,《神农本草经》谓柴胡主“心腹肠胃中结气”,也早有明训,畏其升提之性而不敢用于治疗哮喘,是没有读到《本经》的原文,更没有理解《伤寒论》制方之妙:乃以柴胡之升达疏畅,与半夏、枳实、芍药、龙骨、牡蛎之潜降酸收,相互配合,达到调节气机、治疗喘满的道理。
哮喘往往有顽痰阻塞气道,故患者时有黏痰卡住咽喉,必唾出为快,一诊光用大柴胡汤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痰之力尚嫌不足,故更合用《金匮》皂荚丸,力辟顽痰。二诊见哮喘趋于平缓,则改用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兼以补虚和活血。三诊更合以后世名方参蛤散补肾纳气,制成蜜丸长期服用,标本兼治,得以数年不再发作。
大柴胡汤本有大*,本案以虎杖代替,因为虎杖近年来频繁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包松年先生认为:“据现代药理研究,虎杖可抑制多种细菌,消除炎症,虎杖甙水解后可生成大*泻素,有轻泻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取其通腑,解除*素对脏器的影响,腑气通则肺气降,*素除则肺气宁。虎杖一名清血龙,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老慢支’常有肺郁血及肺纤维化形成,虎杖通过其活血作用,可改善肺循环及肺纤维化,促进肺脏功能的恢复。且虎杖有镇咳功效,可谓一药多功。”我用虎杖代替大*的原因,还有一层考虑:即大*必须后下,才有泻热通便的作用,煎药者往往难以精心做到这一点,疗效必然打折扣,而虎杖可以同其他药物同煎,不影响疗效,避免了煎药过程中的麻烦。
麻*附子细辛汤、桂枝茯苓丸合百损丸、阳和汤治疗股骨头坏死
胡某,女,65岁,农民,年月0日初诊:患腰腿疼痛十多年,从去年开始,出现左侧臀部以下骨头疼痛酸胀,跛行,不能任力,每走十余步即须休息,怕冷,饮食、二便尚可。西医诊断有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左侧股骨头坏死。察之面色不华,舌暗淡,脉沉缓无力。拟用麻*附子细辛汤、桂枝茯苓丸、百损丸、阳和汤加减:
处方:麻*0克,附子0克,细辛5克,肉桂3克,丹皮0克,桃仁0克,赤芍0克,白芥子0克,炮甲5克,蜂房0克,鹿角胶0克,炮姜5克,土鳖虫0克,三七片0克,鸡血藤30克。七剂。
年月20日二诊:上方服后,疗效显著,酸胀基本消失,痛稍减,拟用原方为蜜丸常服:
处方:麻*0克,附片5克,细辛5克,肉桂5克,丹皮0克,桃仁0克,赤芍0克,茯苓0克,干姜5克,乳香0克,没药0克,三七5克,琥珀0克,血竭0克,续断5克,补骨脂5克,杜仲0克,骨碎补0克,鸡血藤5克,炮甲0克,白芥子0克,全蝎0克,蜂房0克,鹿角胶5克,土鳖虫5克,白芍5克,自然铜5克,地龙5克,龟板胶5克,小海马5克。
二剂,为蜜丸,每日2次,每次0克,大约可以服两个月。
年2月2日三诊:上方服完一料,疼痛大为减轻,跛行亦不明显,腿脚有力许多,能够行走几百米,近日来天气升温潮湿,腰腿又觉得有些酸胀,拟用原方加苍术5克、*柏5克,为蜜丸续服。一年后随访,病情稳定,行走自如,未继续检查。
附记:年月29日大年初四,我应邀赴上海为作家潘肖珏治病,潘女士患双侧股骨头坏死Ⅳ期,只能坐轮椅,在服中药的同时,坚持进行按摩、艾灸,积极探索食疗、营养和各种自我保健的方法,经历了一年多的综合调理,终于获得临床治愈,能够行走自如,经照片确认,原已凹陷的股骨头坏死处表面较为光滑,头内长出了新的骨小梁,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她将自己求医问药以及自我诊疗的真实历程,写成了一部书:《我们该把自己交给谁》(复旦大学出版社20年月),书中收载了我给她开的第一张处方:
熟地0克,鹿角胶0克,干姜8克,桂枝0克,白芥子0克,鸡血藤5克,红景天0克,炙甘草0克,土鳖0克,穿山甲0克(研末冲服),蜂房0克,骨碎补5克,仙灵脾0克,神曲0克。
组方解读:麻*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走经脉,桂枝茯苓丸通阳活血,走络脉,两方合用,对于寒客经络、阳气受阻、血脉不通引起的肢体疼痛,往往有很好的疗效。然而,对于这种或因寒气入骨,或因跌打损伤导致痰瘀交阻、股骨头得不到营养而坏死的顽疾来说,单凭以上两方温通的力量有所不第。
我从《蒲辅周医疗经验集》中得到一首“百损丸”,据蒲老介绍:“此方为老中医口授方,我得此方已六十余年,治跌打损伤,不论内伤脏腑,外伤筋骨,以及劳伤经络。并治遗精、脚弱、腰膝酸痛,诸虚日损,久服自效。功专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活血消瘀,续断伤,补骨髓,纯属以通为补,而无滞补之弊。”
从我的临床阅历来看,本方所适合的病机应当是由瘀致虚、由虚致瘀、虚瘀夹杂的病症,特别适合于骨头的退行性疾病。原方取法于著名的“青娥丸”,以补骨脂、骨碎补、杜仲、续断、肉苁蓉补肾强筋壮骨;当归、黑豆、鸡血藤、川牛膝补血、通经络、利腰膝;沉香理气,三七、血竭、琥珀活血止痛。全方补消兼施,药性平和。我借鉴朱良春先生用动物药的经验,更将海马、全蝎、土鳖、鹿角霜等融入方中,多年以来,用其治疗中老年腰腿退行性骨病,取得普遍的疗效。在本案中,我尝试将两首经方温通的作用与此方治疗骨病的效果结合起来,治疗股骨头坏死,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小青龙汤、乌梅丸合缩泉丸、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鼻炎
辛某,女,39岁,5年6月5日初诊。患过敏性鼻炎十余年,每天早晨打喷嚏、鼻痒、流清涕如水,须持续一个多小时,不能自止,四季无差别,天冷尤剧,做过各种检查,服过多种中西药,均疗效不显。近年来,嗅觉下降,月经尚正常,白带较多清稀。察之患者面白,舌胖淡,津液多,口不渴,小便少,偶尔*,脉弦细。拟用小青龙汤合缩泉丸加减:
处方:麻*0克,桂枝0克,炙甘草0克,细辛5克,干姜0克,半夏0克,白芍0克,五味子0克,益智仁0克,乌药0克,山药30克,*芪30克,白术0克,防风0克,蝉蜕5克,僵蚕0克。服十四剂。
7月日二诊:上方服后,喷嚏、鼻痒、流清涕程度减轻,时间也缩短,但月经提前一周,量多,白带偏*,如豆腐渣状,月经前后阴搔痒,有慢性阴道炎病史,口苦,咽微痛,舌苔薄*,脉细数,拟用乌梅丸加减:
处方:乌梅60克,*柏5克,*芩5克,麻*0克,干姜5克,细辛5克,桂枝0克,附子0克,川椒5克,炙甘草0克,当归0克,*芪50克,防风0克,白术5克,苦参0克,白鲜皮5克,蝉蜕0克,僵蚕0克,诃子0克,蛇床子5克,川槿皮5克,苏合香0克,露蜂房0克,五味子0克,乌药0克,益智仁0克,山药5克。
二剂为蜜丸,每天2次,每次0克,大约可服两个月。
服上方两料后,过敏性鼻炎基本治愈,嗅觉逐渐改善,追踪三年,未曾复发。
组方解读:过敏性鼻炎以打喷嚏、流清涕、鼻痒为主要证候,从病机上分析,多为肺寒挟有水饮,用小青龙汤是为正宗。然而,有时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一味温散,反而使肺气更伤,故必须标本兼顾,本案一诊采用了小青龙汤、玉屏风散、缩泉丸三方合方。缩泉丸本为治疗肾气虚冷、膀胱失约、小便频数而设,曾读一位中医前辈的书,他认为:过敏性鼻炎涕流不止者,当用缩泉丸,因为肺肾母子相通,共同完成通调水道的作用,固下即可以摄上,这个观点颇有创意。三方合用,以小青龙汤温肺化饮,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缩泉丸温下摄上,温散与补益、固摄熔铸一炉。
用药后,虽然取得初步疗效,究竟药性偏温,带发了慢性阴道炎,出现月经提前、瘙痒、口苦、舌苔薄*等热象,说明本案的病机较为复杂,下焦有伏热,必须清热坚阴,且不适合于用汤剂求速效,故二诊改用乌梅丸合玉屏风散、缩泉丸,制成丸剂缓图。
针对过敏性鼻炎的特殊情况,乌梅丸中以*芩代*连,加诃子酸收专走肺窍,与乌梅相配,收敛止流的作用大增,再加苦参、白鲜皮、蝉蜕、僵蚕、蛇床子、川槿皮等,以清热、祛风、止痒。方中的蛇床子、川槿皮,很少有人内服用于止痒。我从朱良春先生的著作中读到:蛇床子可治咳嗽咽喉痒(《朱良春医集》,6:)试用于临床,确实有效。朱良春先生善用白槿花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白槿花,长沙药店无货,只好用川槿皮代替,亦有效。蛇床子性温,川槿皮性寒,两者同用,则不温不凉,我常用于鼻痒、咽痒、皮肤瘙痒、阴痒等症,感觉比传统止痒抗过敏的对药,如荆芥、防风,蝉蜕、僵蚕等效果要好。
本文摘自《我是铁杆中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彭坚。转载请注明出处。邀请您加入:针灸正骨讨论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