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又一波湿气来袭,5个方法给身体排湿毒祛
TUhjnbcbe - 2025/1/2 16:40:00

湿气的源头是脾虚,《黄帝内经》中讲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无法运化,就容易产生湿气,况且春季肝气旺盛,我们都知道有句话叫肝木克脾土,这是五行相克原理,肝气一旺,脾气就会受压制,脾运化就更容易出现问题,产生越来越多的湿气。

在风、寒、湿、毒、邪中,湿气为万恶之源,最难去除,以前老师每逢说到湿气,都会这样形容,就像我们在和面的时候加入猪油一样,特别黏腻,难以剥离。湿气在体内久了,不但会化火生热,形成各种瘀堵,结节。

如果您也在近日颇感疲惫,还有以下这些情况,就要把祛湿重视起来了。

1.身体疲惫,懒得动,每天就想睡觉,又困又累;

2.思维迟缓,脑袋里和一团浆糊似的,还总是忘事;

3.皮肤油腻,头发洗完第二天就出油,毛孔粗大,身上一股油脂味儿;

4.腹部和腰部,臀部摸上去都凉凉的,腿脚容易发冷;

5.腹部和腿部赘肉多,小腿容易水肿;

6.睡觉容易流口水;

7.腹胀,吃东西难以消化吸收,脸色特别差;

8.食欲差,总是反胃恶心,感觉嗓子痰多;

9.容易过敏,起湿疹,掉头发,便便不成形。

所谓内湿因脾虚,外湿因环境,天地自然间的潮湿气,也会侵袭身体,我们身体在这种外湿和内湿的夹击下,会变得越来湿气越重,下面就分享5个祛湿方法,彻底赶走我们这一身的湿气。

1、艾灸祛湿,疏通经络,温补阳气

我们体内的湿气太重,也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阳气是湿气的克星,能够压制湿气,一旦我们体内阳气缺失,湿气就会无所顾忌,所以用艾灸,一是艾草本身就具有祛湿的作用,二是艾草有补阳的作用,能把我们体内的阳气补足。

艾绒在燃烧时会产生温热,可以疏通经络,散寒祛湿,让体内的气血运行更通畅。我们在艾灸的时候,也要选对位置,否则湿气去不掉,还容易勾起虚火,这就是为啥很多人艾灸之后,感觉口干舌燥,特比容易上火的原因。

湿气重,我们身体就会有瘀堵,建议在艾灸的时候选择我们中焦区域,不光能补阳,祛湿,还能疏通瘀堵,不要一上来就艾灸我们上半身,像是大椎,背部,这种不要贸然去艾灸。

推荐三个位置,可以作为刚开始艾灸的起点:肚脐,关元和足三里。

肚脐艾灸,见效快,因为肚脐的皮肤薄,敏感度高,又是我们连通内外的部位,也是元气的门户,所以对于艾灸吸收的也多,也快。借助艾草的纯阳热力,透入皮肤,驱寒散湿,健脾和胃。这个位置每天艾灸5~10分钟即可。

关元是在肚脐下面3寸的位置,艾灸5~10分钟,隔一天一次。

足三里在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的位置。有句话叫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这里可以调养脾胃,气血,帮助我们气血的运行,而且艾灸此处也不用担心会上火。同样隔一天一次即可。

2、健脾祛湿操,老幼皆宜

这套祛湿动作,可以健脾和胃,让我们脾胃运化的更好,这样也有助于湿气的排出,而且动能升阳,这种和缓的运动,对于体质虚弱者,以及中老年朋友同样适用,湿气重也不要总是躺着坐着,适当运动,也有助于身体祛湿。

做法:两脚挺直,内八字,十趾抓地;

双手放于两边,四指并拢,大拇指用力分开;

两手用力向前推,至不可再推;

双手翻腕,腕关节背屈,双手旋转,至指尖相对;

再次伸直,双手握拳,边旋转边用力收回,收足。

3、一碗热粥,助汗祛湿邪

很多人都喜欢吃冷饮,吃冷食,但是这种寒凉的食物,最容易伤害我们的脾阳,脾阳一旦损伤,体内的湿气就会越发猖狂。

温热的粥则可以强健胃气,充足的胃气能够让我们气血运行更快,加快身体的代谢,促使这些湿邪通过小便排出,同时一碗热腾腾的粥,还能让人体发汗。

煮粥的食材也有讲究,最好选择一些有祛湿作用的食材,比如陈皮,薏米,芡实等,考虑到咱们湿气重的人,脾胃一般都不会太好,建议可以煮上一锅陈皮瘦肉粥,肉香和陈皮的芳香,令人食欲大开,既能祛湿又能解馋。

做法:粳米50克,瘦猪肉25克,陈皮3克,青菜少许,瘦肉切丝,粳米淘洗干净,陈皮洗净,之后一同加入到砂锅里,加适量清水,煮熟炖烂即可。

4、一口生姜,强脾阳,祛湿气

《药性类明》曾写道,“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

咱们湿气重的朋友,一定要好好利用生姜,姜性温热,在四气五味里边姜是热性的,我们可以借助姜的热性,达到助阳、升阳、排湿寒的目的。

很多人觉得姜味重,又辣嗓子,难以下咽,平时炒菜里有点姜,都会挑拣出去,这无疑是浪费了这么好的祛湿食材。

吃不惯姜的朋友,分享您一种生姜的做法,能够大大减少姜的辛辣呛口性,而且就像咱们腌制的小菜一样,平时煮粥或者就着馒头,面饼都能吃,开胃又健脾,祛湿又升阳。

这个方法还是从电视节目中看到的,是百岁国医路志正老爷子的健脾养生方,路老先生吃了40余年的醋泡姜,如今依旧思维清晰,身体硬朗,我们很多人一天到晚浑身不得劲,大多是因为体内的湿气太重,导致我们乏累,没精神,湿气一去,这精神头自然也就回来了。

做法非常简单,只需准备几块嫩姜和一瓶老陈醋,再加入适量的糖和盐腌制一周即可。嫩姜切片(一定要选嫩姜,老姜辛辣,而且纤维多,口感不好,嫩姜的汁水丰富,纤维少),之后用盐腌出水分,挤干,装入无油无水的玻璃瓶,倒入陈醋,加一些糖,陈醋没过姜片即可,之后冷藏在冰箱,腌制一周的时间。

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早上吃三片,酸的过瘾,辣的开胃。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祛湿,开胃,驱寒。这一口醋泡姜,一股温热在口中化开,能从嗓子一路暖到胃里。

如果懒得自己腌制,担心味道不如意,也可以试试这款开盖即食的,铜陵白姜醋泡姜,特点就在于姜的品种,铜陵白姜堪称天下一绝,汁水多,脆嫩,没有纤维渣滓,当地人都当水果来吃。

而且它的味道没有那么呛,辣度也小,为了保证腌制后的白姜,汁水不流失,在地里挖出后,经过简单的修剪姜芦,就要拉去加工制作,而且这款醋泡姜,没有杂七杂八的添加剂,防腐剂,地地道道的自然滋味。

配料只有白姜,食醋,白砂糖,食盐和纯净水,全程手作,最大限度保留了姜的滋味和营养,吃上一口,鲜嫩脆爽,汁水很多,几乎吃不出纤维渣滓,微辣不呛,早上和白粥一起吃,堪称绝配,吃完食欲开了,全身暖了,脾阳也升起来了。

而且里面泡过姜的醋也有祛湿的作用,平时做个凉拌菜,也可以倒点这个醋进去,就不用担心这种寒凉的蔬菜对脾胃造成营养了。

这款醋泡姜,是我们对比了不下十多家的供货商,一一试吃后挑选出来的,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口感营养,在当地都是出类拔萃的,良心手作,放心吃。

5、睡前泡脚,痰和湿,一起清掉

泡脚也是一种常见的祛湿方法,很多人为了祛湿,泡脚都会在水中加入一味艾草或是加点花椒,生姜,方法固然没错,但是因为没有合理的搭配,这样见效比较慢,分享一组经典的泡脚方,祛湿化痰,无论体内是单纯的湿气,还是湿和痰夹杂,都能清掉。

这个经典名方就是温胆汤。

为什么说这个方子是祛痰湿的经典名方呢?我们可以分析里面这些成分的作用,首先是枳实,枳实有破气之效,打个比方,我们在古代攻城,会有先锋部队,撞开城门,后续部队才能攻入,枳实相当于先锋,把我们原来体内湿气或是痰湿瘀阻的状态给打破掉,从胃和肺开始往下攻。

其次就是半夏和陈皮,半夏和陈皮都是祛湿化痰的,相当于主力军,半夏气机是往下降的,把湿浊从小便排出。

之后是茯苓和竹茹,竹茹有清热化痰的作用,等到上面半夏和陈皮,把瘀阻的痰湿化的差不多后,变成这种容易排出来的湿浊,这时候竹茹和茯苓,就可以一鼓作气把这些湿浊给排出来。

而且茯苓还有健脾的作用,脾胃的运化功能强了,湿邪也就无处可逃。最后的灸甘草,可以调和这几味草本,通降胃气,疏解肝胆之郁,祛湿化痰,调畅全身气机。

这些草本的性味作用,都可以通过我们脚部的皮肤吸收,甚至比饮用的效果更快哦,我们可以按照上面的比例去搭配,搭配好的草本建议打成粉或锉碎后,封在纱布包里,每次泡脚的时候,直接用,省事方便,而且成分释放得更好。

如果懒得自己搭配,也可以试试这款现成的温胆汤泡脚包,里面的草本都被锉得碎碎的,封在无纺布包中,结实耐泡,不会影响里面的成分渗透。

建议我们在泡脚前,可以先把泡脚包用水煮开,等汤水的颜色慢慢变为茶色后,关火焖10分钟。之后连同泡脚包和汤水,一起倒入泡脚桶里,水位最好没过脚踝,能到小腿最好。

泡完或是在泡的过程中,喝上一位温热的开水,能够加速湿气的排出,水温不要太烫,38~45度之间即可,泡脚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以上就是应对湿气的五种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把体内的湿气彻底清一清。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一波湿气来袭,5个方法给身体排湿毒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