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伤寒论特殊名词解释
TUhjnbcbe - 2024/10/19 20:54:00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不懂南阳方言,误读仲景千年。《伤寒论》是千余年前用古汉语写成的,医学上的名词术语和行文的语法习惯,都有其时代及地方方言土语的特征。因此,正确理解当时医学上的名词术语对于学习理解《伤寒论》十分必要。本文分享《伤寒论》特殊名词解释。

不来

在《金匮要略》中,仲景使用了方言土语,云:“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其中的“不来”是表示“摆”的方言土语,在此表示肝死脏的脉象如绳索一样来回摆动,我们本地的方言土语称之为“不来”,“不来”就是“摆”的原始土语,比如,摇头我们方言称其为“不来头”,挥手示意我们方言称其为“不来手”,旧时的游医走门串户为人看病,手中拿着一种鼓,用手一摇就响,这种鼓我们方言称其为“不来鼓”。伤寒名家胡希恕在解释此条时云“不来者,不动也”,显然是望文生义,因为他不会说我们的方言土语,没有这种语言环境的熏陶。

某某家

在《伤寒论》中二十次出现“某某家”的说法,如风家,喘家,淋家,疮家,亡血家,汗家等等,“家”字在此指素患有某种宿疾,或有某种喜好的某类特殊群体的人,在地方言土语中称妇女是“妇道人家”或“女人家”,在《伤寒论》中还有许多方言土语,如“不中与之”的“不中”,学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理解方言土语的含义。

不中与之

《伤寒论》第16条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第条云:“伤寒五六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五版教材解释为:“不中与:即不能再给病人服用。”实际上,不中(音zhōng)就是不行,这个意思不但南阳人用,河南省广大地区也用。

“不中与之”是一个倒装句,即“桂枝与之不中也”,“柴胡与之不中”,前者是说太阳坏病给患者服用桂枝汤不中(治不好),后者是讲心下痞证不在胸胁,是中焦气机痞塞,非少阳之半表半里,也非有形邪结之结胸证,故给患者用柴胡汤不中,应该用半夏泻心汤。

不了了

《伤寒论》第条曰:“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五版教材解释:“目中不了了:即视物不清。”第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第条:“伤寒五六日,……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对此两条中的“不了了”,历代注家及教材皆回避不释。实际上,“了”,音līǎo,指结束、完毕。

“不了了”,即没完没了,引伸为缠绵不舒服。第条是指眼睛转动不灵活,一直不舒服。第条指其他症状基本消失,就是还一直有点烦躁。第条指阳微结证,小柴胡汤治其外证,但里气未和而一直不适(里热未除),故使大便通畅而病解。现在南阳人在说此事尚没完结时仍说“这事儿咱还不了”。

《伤寒论》第条曰:“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第条云:“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腹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哕”有何表现,历代伤寒注家及教材均未论述,在《金匮要略》中“哕”均释为呃逆。其实“哕”,音yùè(四声),指呕吐,这在南阳人的方言中使用最广泛,将吐之有物者称“哕”,将欲吐而吐不出物者称“干哕”。就《金匮》中“哕者,小半夏汤主之”,“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来看,此两方我们现在在临床上仍是用来治疗呕吐之证。

强几几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4条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项背强几几”说明筋脉拘急,而筋脉拘急多为寒邪收引所致,如果是寒邪侵犯人体,寒主收引,汗孔也将随之闭阻,应该是无汗的,在出现“项背强几几”的同时,又有汗出恶风,从表面现象上看拘急与汗出似乎不太吻合,所以说“反汗出恶风”。

“项背强几几”的“强几几”读作jiāngjījī,是南阳一带的方言,当地人们对身体上似疼非疼,似痒非痒,拘急不舒,难以准确形容的情况,在名词的后面加一个“几几”来描述。

譬如“疼几几”“麻几几”“酸几几”“痒几几”等等,也有说成“麻唧唧”“痒唧唧”的,总之是没有实质性的具体含义,只是一个语气词罢了。

宋金时期的医家成无己在他的《注解伤寒论》中,将“几几”注解为:“几几,伸颈之貌也。动则伸颈,摇身而行。项背强者,动则如之。”

大意是说:几几,就是伸脖颈的样子,像小鸟一样走动时候伸缩脖颈,摇动身子,项背强的病人,活动时也是这个样子。

成无己对“几几”的注释,其来源大概是《释音》对“几(无挑钩)”的解释:“几(无挑钩),音殊,短羽鸟飞也。”自此后世其他医家大多将“几几”读作“殊殊(shūshū)”了。

成无己之所以如此解释“几几”,首先从读音而言,大概因为他是山东聊摄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那里的方言中,将“束束”或者“酥酥”作为形容词词尾,由于平舌音和翘舌音的习惯不同,经常会出现譬如说“强束束”“麻酥酥”等口语。

其二是古代的竹简、木简或者刻板印刷都不很规范,或者年久磨损,“几几”的挑钩不够明显,致使成无己将“几几”误认为“几(无挑钩)”,但所表达的意思则与项背强几几的病人表现比较相符,通常有项背强急不舒的病人,总想伸伸脖颈或者扭转脖颈几下,来缓解症状。

虽然成无己的注解意思也符合该证的临床表现,但若从原意来看,读作几几更符合仲景所处的语言环境,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不妨两种读法并存。

懊恼

《伤寒论》中说:“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懊恼”一词,在南阳方言中,应读作wānóng,读作àonǎo或者ǎonóng都不合适。

“懊恼”(wānóng)既是心理症状,又是生理症状,即心烦与恶心的合并表现,想呕吐又不能呕吐的说不出的一个症状,南阳人在形容看到或者接触到肮脏的东西时的一种反应。

另外如果吃了过量或者过凉东西,胃中满闷,恶心欲吐不吐,也会以“懊恼”来形容。

所以这里的“懊恼”是无形邪热扰动心神,伤及胃气的双重表现,既有生理上的恶心欲吐的表现,又有心理上的厌烦不舒的心态,单纯解释为“心烦”的心理症状或者是“恶心”的生理症状都不够贴切。

正因为是无形余热上扰胸膈,所以治疗时,采用轻清宣散的栀子豉汤,发越胸胃之间的邪热。

清浆水

《伤寒论》第条“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枳实栀子豉汤方以炙枳实三枚、栀子十四个、绵裹豉一升,以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关于方中的溶媒“清浆水”,具有“性凉善走,能调中宣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的作用。然而清浆水究系何物?有多种说法:如酢浆水说、米泔水说、米浆水说、菜浆水说、食用浆澄清液说、浆线水等。

要了解“清浆水”究竟是什么?先了解南阳大众食品“浆面条”,它是用发酵的酸浆水下面条,里面再放些豆芽、芹菜、韭菜或其他青菜,就是浆面条了。

浆面条放到嘴里,首先的感觉是酸,这和醋的酸味截然不同,是一种淡淡的、绵绵的酸味。浆面条属发酵食品,像酸奶一样有营养,容易被消化吸收,里面的芹菜或其他蔬菜,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搭配合理。

做浆面条的主料,是将用水泡过的绿豆加入适量的水粉碎后,经放置发酵而成酸浆水。未经发酵的、上部比较澄清的、不带绿豆淀粉的就是“清浆水”,在炎热的夏天,南阳农村至今还有磨绿豆浆水喝的习惯,用来清火解热,其实就是取绿豆能够去火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中国是绿豆的原产地,古代叫它菉(lú)豆,西汉司马相如的赋里就提过菉豆。本证是伤寒病后劳复,虚热(非阴虚有热)再生,故以清浆水煎药,增加药物的清热除烦作用,至于为什么长时间煎煮,大概是担心过于寒凉,遏阻内热外散。

白饮

《伤寒论》中明确称为散剂有7个,除了文蛤散以沸汤冲服、瓜蒂散以热汤煮香豉成糜和服外,其他散剂比如五苓散、四逆散、半夏散、牡蛎泽泻散、三物小白散等等,均以“白饮和服方寸匕”,关于“白饮”,也有不同的说法,考“白饮”有三种解释:

这里的“白饮”是在做大米干饭的过程中涳出的米汤。南阳民间用大米或小米做米饭有三种做法,一种是流质的,质地较稀,称作“熬米汤”;一种是半流质的,质地较稠,称作“馇米饭”;一种是固体的,称作“焖干饭”。

在焖干饭的过程中,首先将米煮熟,然后用蒸笼布滤出或者直接倒出多余的米汤,再上火蒸成干饭,而这滤出的米汤就是“白饮”,也叫“白汤”,有如牛奶一般细腻,且有很浓的米香,具有养胃健脾的功效,在过去奶粉、牛奶奇缺的时代,是育儿最好的代乳品。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方中用粳米煮熟即是以米汤养胃的目的,和白饮和服散剂有异曲同工之妙。

索饼

《伤寒论》第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其中提到“索饼”一词,“索饼”究系何种食物?

《释名·释饮食》:“餅,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

王先谦补证引成蓉镜曰:“索饼,疑即水引饼,今江淮间谓之切面。”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麪条子》:“索饼,乃今麪条之专名。”从南阳地方的饮食习惯考证,“索饼”大约有两种指向,其一即是前面所说的“面条”,分为汤面条,即连汤带面条一起的一种吃法;捞面条,即将面条煮熟后捞出,加上炒菜或者蒜茸搅拌后食用,是中原尤其南阳一带人们的最爱。

其二是“加汤煎饼”,具体做法是将适量的面和水一起搅匀,成流质糊糊状,有条件的还可掺入鸡蛋,锅加热后放少量食用油,倒入面糊,摊成尽可能薄的软饼,称作“煎饼”,成熟后在锅中用铲子切成细条状,旋即加入适量水,水沸即成,是一种既方便、简单又快捷的饮食,可以称作中式“快餐”。

不论是汤面条或者是加汤煎饼,都是一种流质、柔软、易于消化的面食,对于作为是否患有“除中”证病人的诊断性饮食,都是能够起到应有作用的,但加汤煎饼制作比面条容易、方便、快捷。

根据《释名·释饮食》所载名称,结合南阳地区饮食习惯,以及两者的制作程序,个人以为,《伤寒论》中的“索饼”所指,应是“汤面条”,至今仍有以蒜茸捞面治疗泄泻的用法。如果在不方便制作汤面条的条件下,“加汤煎饼”也可同样用于是否“除中”证的诊断中。

《伤寒论》是汉代张仲景所著,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成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书中记载的大量复方,选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可靠,经历了众多实践的考验,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尤其是《伤寒论》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一直以来都指导着临床治病用药,指导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学者,且对我国医学的学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伤寒论》真正的历史。自张仲景在汉代创立该书以来,一直都没有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影响极其有限。真正得到重视是在年后的宋代,由于宋朝廷对医学相对重视,对医书的整理刊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治平二年(年),由孙奇、林亿等校订的《伤寒论》刊刻出版。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当时学界的极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论特殊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