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像个气球,身上胀得慌,头脑也不清醒,走路都像拖着铁链,脸上油光闪闪,大便还粘糊糊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体质太差,一年四季都容易感冒,咳嗽,发炎?你是不是想要改变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更健康,更有精神,更有活力?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是中医所说的痰湿体质。寒痰湿是一种很恶心的东西,它是由于你的脾胃不给力,水湿停留在体内,和气血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粘稠浊物。寒痰湿不仅会让你身体不舒服,还会让你心情郁闷。
那么,怎么才能摆脱痰湿呢?中医有句话叫“治病求本,本在脾胃”。意思就是说,要想去掉痰湿,就要从调理脾胃开始,让它们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而在中医的那么多药方里面,有一味药方被称为“痰湿的主方”,那就是温胆汤。
温胆汤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奇怪,但它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它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肘后备急方》,后来被唐代大医孙思邈看上了,收录在他的《千金方》里面。这个方子经过了千年的传承和验证,被认为是治疗痰湿最有效的方剂之一。
组成:半夏、茯苓、陈皮、竹茹、枳实、炙甘草、生姜。
这些东西都有温阳化痰、行气利水的作用,能够打通你的脾胃,消除水湿,化解痰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方子是怎么通过各种配合来达到袪痰湿的效果的。
半夏:化痰之首
半夏这个东西很厉害,它冲在最前面,担当了化痰这个重任。半夏这个东西很有名气,在中药里面算是大牌。半夏能进入脾经和肺经,我们说脾是生痰之源,肺是贮痰之器,半夏能把脾胃和肺里面的痰给化掉。
半夏性燥,能把痰湿给干掉。但有意思的是半夏虽然干燥,但也有点黏润。这和它长在哪里有关系。半夏喜欢长在有水的地方,它不小心吸收了土壤里面的水分,这和痰湿的黏腻很像。半夏就用自己的黏润来掩盖自己的干燥,这样就能很容易地骗过痰湿,混进痰湿里面去。等到半夏进去了,它就开始发挥自己的干燥本性,把痰湿给干掉。
茯苓:祛湿圣药
茯苓是祛湿的高手,除了祛湿,它还能健脾、安神。茯苓是一种很厉害的中药,它能做很多事情,而且它性质平和,可以当食物吃。但茯苓虽然什么都会,但最擅长的还是祛湿。《用药心法》里面说茯苓是祛湿圣药。
茯苓祛湿是通过小便把湿气带出去的。湿和痰虽然看起来不一样,但其实是一回事。而且湿能化痰,当湿气积累成痰,会比之前更加黏腻。也就是说,体内有痰的人湿气一定很重。
茯苓和半夏一起合作,把痰湿给分解掉。这两个中药配合得非常好,我们知道中医里面有很多经典的药对,一起用效果会更好,茯苓和半夏就是其中之一。
竹茹:降逆止呕
半夏和茯苓同时也为斡旋气机争取时间。所谓斡旋气机,就是让脾胃的气回到正常状态。正常状态是脾升胃降。
半夏本身就能降逆,能让胃气往下走。竹茹帮助半夏降胃气,竹茹是从竹子上刮下来的,像丝一样。它有个很经典的用法就是止呕。人为什么会呕吐?中医说是胃气往上走了。正常情况下,胃气应该往下走,方向反了肯定会出问题。另外,竹茹还是寒性的,微寒,在痰湿变成热的时候可以起到清热的作用。
陈皮、枳实:运转气机
陈皮和枳实就是专门管气的了。在这里负责运转气机。陈皮我们都知道,它和橘皮有关系。枳实也和橘子有点关系。书里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枳实和橘子长得有点像,只是小了很多,但行气的力量却很强大。陈皮加上枳实,主要是把胃气往下降。
当胃气开始下降,脾气就能上升,就像画了个圆圈一样,圆圈正常转起来了。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就能正常消化了,就不会停留在脾胃里面变成水湿和痰了。
其次借着胃气下降的机会,能快速地把脾胃里面的痰带出去。枳实是通肠道的,肠道通畅了,气机通畅了,痰湿就很容易排出去了。这个过程就像刮了一阵风,把堆积的垃圾带走了。同时也说明中医是讲究整体的。
生姜:散寒助阳
生姜性温,加了生姜以后,整个方子散寒的力量就更强了。生姜能够温中散寒、发汗解表、止呕止咳、解毒消肿等。在这里主要是配合其他药物温阳化痰、行气利水。
甘草:调和诸药
甘草调和诸药。甘草是中药里面的万能药,它能够和谐各种药性,使之相互协调,增强效力,减少副作用。甘草也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缓急止痛等作用。在这里主要是配合其他药物温阳化痰、行气利水。
以上就是温胆汤的组方配伍,可以看出,这个方子是通过温阳化痰、行气利水、斡旋气机等手段,来达到袪痰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