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了对药物性、气、味的认识。
从功用的层面深入剖析,正如《五味所用》中所言:“苦以泻之”,苦味的药物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和积滞,起到泻下的作用;“甘以缓之及发之”,甘味的药物则能够缓和疾病的急性发作,同时也有助于发散体内的邪气,使疾病得以舒缓。这里“详其所宜用之”,即是指我们需要详细辨析病情,精确选用合适的药物。“酸以收之”,酸味药物能收敛固涩,对于虚脱、泄泻等症状有显著的收敛效果;“辛以散之”,辛味药物具有发散作用,能够驱散体内的寒邪,解除气滞血瘀;“咸以软之”,咸味药物能够软化坚结,对于结石、肿块等症状有独到的软化作用;“淡以渗之”,淡味药物则具有渗利作用,能够引导水湿从小便排出,对水肿、淋病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再从药物的性气味关系方面来看,《药性要旨》中明确指出:“苦药平升”,苦味药物在性质平和时具有升发作用;“微寒平亦升”,微寒性质的药物在平和时同样具有升发之性;“甘辛药平降”,甘辛之药在平和时则表现为降泄;“甘寒泻火”,甘寒之药能够清热泻火;“苦寒泻湿热”,苦寒之药对于湿热之邪有显著的清除作用;“甘苦寒热泻血热”,甘苦寒热性质的药物结合,对于血热症状有着卓越的泻热效果。这些药物的性气味关系,构成了中医药物治疗疾病的独特理论基础。
(2)对《内经》药物理论补充了具体的药物。
在《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之图》中,对于药物的性质有着极为细致的划分。例如,附子,其气之厚重,如烈日当空,象征着阳中之阳,故能发热散寒,如冬日暖阳驱散严寒。而大黄,其味之浓烈,犹如深潭之水,深邃而阴冷,故能泄下通便,如暴雨冲刷,涤荡污浊。茯苓,其气虽阳,但稍显薄弱,如同微风轻拂,故能泄下利水,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麻黄,其味虽阴,但淡薄轻盈,仿佛晨光初照,故能升上发汗,如阳光驱散晨雾。而在《脏气法时补泻法》中,对于药物的选择更是精妙绝伦。人体脏腑各异,证候繁多,故需精选药物,以求药到病除。甘草甘甜,如和风拂面,故能缓肝;川芎辛散,如狂风骤雨,故能散肝;细辛辛补,如春雨润物,故能补肝。白芍药酸涩,如秋霜凝露,故能泻肝。五味子收心,如夜幕降临,万物归藏;芒硝软心,如春水融化寒冰;泽泻补心,如清泉滋润心田。白术燥脾,如烈日炙烤,驱散湿气;甘草缓脾,如和风轻拂,舒缓紧张;人参补脾,如甘霖普降,滋养万物。每一味药物的选择,都体现了对人体脏腑的深刻理解,使《内经》所确立的诸法则得以具体实践,为后世医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创立了药物归经说。
在药物学的深邃世界里,药物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对应关系宛如一幅错综复杂的图谱。这些药物之所以能治疗对应脏腑的病证,皆因它们与特定的脏腑经络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以“入某某经”或“某某本经药”为这些药物命名,正是基于这种深刻的洞察。想象一下,云防风,它如同太阳的光芒,照耀着太阳经,成为其本药;柴胡则如同晨曦中的一缕微光,悄然渗透进少阳经的每一个角落。麻黄如细雨般轻轻洒落在手太阴经上,而香芷则如同江河之水,畅行无阻地穿越手足阳明经。在泻火的领域,药物的选择更是精确到了极致。黄连如烈火中的清泉,专门熄灭心火;黄芩则如秋风扫落叶,专攻肺火;白芍药似那春风化雨,柔和地消解肝火;而知母则如那冬日的暖阳,悄然融化肾火的坚冰。木通,如涓涓细流,带走小肠的火热;黄芩再次出马,如同利剑出鞘,直刺大肠的火焰。石膏则如夏日的冰块,为胃火降温;柴胡与黄芩联手,如同双剑合璧,共同对抗三焦与肝火的肆虐。胆经、膀胱火等,也都有它们专属的降火使者,如黄柏等。在制方时,各经引药的应用更是如同棋盘上的棋子,灵活而精准。如羌活引领药物上行至太阳经,黄柏则引导其下沉;柴胡引药至少阳经,青皮则助其深入。如此精妙绝伦的配伍,无疑为药物学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方剂学的深邃世界里,我们遵循《内经》中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以及七方之说的精髓,精心运用药物学及治疗学的理论,精心调制出各类方剂,以应对临床上的种种挑战。以《泻痢水泄》为例,面对痢疾腹痛的病患,我们以白芍药甘草为君,取其和缓之性,调和肠胃;当归白术为佐,助其补血健脾。而针对病情的不同阶段,更是细致入微:先见脓血后见大便者,黄柏为君,地榆佐之,以清热燥湿;脓血相杂而下者,制大黄峻下,直捣黄龙;先大便而后脓血者,黄芩二制,皆以当归根梢,上下兼治,精准施药。里急时,大黄、芒硝、甘草犹如雷霆万钧,迅速攻下;后重者,木香、藿香、槟榔则如春风拂面,调和气机。再如芍药汤,芍药为君,宛如君王坐镇,统领全局;当归、黄连、黄芩为臣,辅佐芍药,共同发挥行血调气,清热化湿的功效。大黄、肉桂、木香、槟榔为佐,各司其职,相互补充;甘草则调和诸药,如同宰相调和朝政,使全方和谐统一。配伍之严谨,用药之妥贴,无不体现出方剂学的博大精深。又如中风之症,若见耳聋目瞀口偏,知病在里在上,我们以白芷、柴胡、防风、独活等气味薄者,轻取上焦,用蜜丸细嚼清茶下,意在缓缓治之。若中脏则大便多秘涩,则以三化汤通其滞,厚朴、大黄、枳实等气味厚者,直捣中焦,疏通腑气,佐羌活以通经络,因需“先疏其大便,而后行经”。至于五郁之病的治疗,更是体现了“五运之法”的深邃。我们根据五郁的不同表现,灵活运用药物,以达到疏肝解郁、调和五脏的目的。方剂学的魅力,正是在于这种细致入微、精准施治的艺术。五运之法如下。
①“风制法:肝木酸,春生之道也,失常则病矣。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辛,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如防风通圣散(防风、川芎、石膏、滑石、当归、赤芍、甘草、大黄、荆芥穗、薄荷、麻黄、白术、山栀子、连翘、黄芩、桔梗、牛蒡、人参
②“暑制法:心火苦,夏长之道也,失常则病矣。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如桂苓甘露饮(白茯苓、白术、猪苓、甘草、泽泻、
③“湿制法:脾土甘,中央化成之道也,失常则病矣。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如当归拈痛汤(防风、升麻、葛根、白术、苍术、当归身、羌活、人参、甘草、苦参、黄芩、知母、茵陈
④“燥制法:肺金辛,秋收之道也,失常则病矣。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辛润之,以苦下之”。如当归润燥汤(升麻、当归、生地黄、甘草、干地黄、桃仁、麻仁
⑤“寒制法:肾水咸,冬藏之道也,失常则病矣。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坚之”。如大已寒丸(干姜、良姜、肉桂、荜茇)。说明在遣方制药时十分重视“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金史·本传》),力主创新;即使是用前人对证方法,也“当体指下脉气,从而加减,否则不效”(《治法纲要》)。
在治疗学方面,在前述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疾病的常规用药,为方便临床运用。
头痛之症,川芎当为首选,若症状不减,则需因经施治,辅以引经之药。太阳经头痛,蔓荆子可引药至巅;阳明经之痛,白芷能通达;少阳经则柴胡为良;太阴经之痛,苍术可调和;少阴经之痛,细辛能通达;厥阴经之痛,吴茱萸为其向导。顶巅之痛,则宜用藁本,而免去川芎。至于肢节之痛,羌活乃祛风除湿之良药,风湿之痛亦可用之。小腹之痛,青皮、桂、茴香三药并施,各有其妙。腹痛则芍药为主,若因寒而痛,桂枝可温;因热而痛,黄柏能凉。腹中感觉狭窄,苍术、麦芽可助其舒展。下部腹痛,川楝子有奇效。腹胀之感,姜制厚朴、紫草共奏宽中之功。腹中实热,大黄、芒硝犹如烈火中的清泉;心下痞闷,枳实、黄连共破积滞。肌热而痰盛,黄芩可清热化痰;肌热不退,黄芪能益气清热;虚热所致,黄芪亦能止汗固表。胁下之痛,且伴有往来寒热,柴胡一药,能疏肝解郁,调和寒热。胃脘之痛,草豆蔻可暖胃止痛;气刺痛感,枳壳能行气止痛。眼痛至难以忍受,黄连、当归根二药,酒浸煎服,能清热活血,舒缓眼疾。茎中之痛,甘草梢犹如涓涓细流,直达病所,缓解疼痛。此等治法,皆需依据经络分布,辅以引经之药,方能药到病除。脾胃一旦受湿,便如被阴霾笼罩,沉困无力,令人倦怠嗜卧。为去痰,需选白术、枳实、半夏等药,它们如同利剑,斩断痰湿的根源。防风、苦参、泽泻、苍术,则如清风扫尘,扫除体内湿邪。面对滞气,枳壳如高飞的鹰,直破至高之气,但须谨慎使用,以免损伤元气。陈皮、韭白、木香等药材,如同温柔的春风,化解滞气于无形。补气时,人参、石膏、粳米如涓涓细流,滋养脾胃,使之恢复生机。去滞气,青皮如勇猛的战士,虽能杀敌,但用多则伤元气,须谨慎调配。补血不足,甘草、当归、阿胶如同阳光雨露,滋润血脉,使之充盈。和血时,当归如调和大师,无论新旧血液,皆能调和。防风、牡丹皮等药材,如同向导,引领药性直达病灶。痰湿若与热合,黄芩便是最佳的盟友;与风相伴,南星则能化险为夷。胸中寒邪痞塞,陈皮、白术如暖阳驱散阴霾,但过度使用则可能伤及脾胃之阳。治疗疾病时,黄芩能除上焦湿热,黄连则能泻中焦之火,汉防己、草龙胆等则能清除下焦湿肿与疼痛。口渴时,干葛、茯苓等如清泉解渴;心烦时,栀子仁、牛黄等如清风拂面,安抚心神。饮水过多伤脾,白术、茯苓等如守护神,保护脾胃免受伤害。喘促时,阿胶如定海神针,稳定气息。宿水不消,黄连、枳壳如破冰之斧,化解水饮。肾燥时,香豉如甘霖滋润,使肾水得以平衡。疮痛难忍,黄芩、黄连等苦寒药如烈火焚山,但须根据病情上下,选用合适的根梢及引经药。小便黄时,黄柏如清泉洗涤,涩者加泽泻以滑利,余沥者杜仲如定海神针,稳固水道。惊悸恍惚,茯神、金虎睛珠等如安神之宝,抚平心灵的涟漪。在《随证治病用药》的宝库中,古人的智慧如同璀璨的星辰,为后世医者提供了无尽的指引。春季之际,防风、升麻的加入,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又不失清爽;夏日炎炎,黄芩、知母、白芍药的搭配,如同甘霖洒心,清凉又具滋润之力。至秋高气爽之时,泽泻、茯苓的运用,则如清泉流淌,净化身心,去除燥热。而冬季寒冷,桂、桂枝的融入,则如暖阳照耀,温暖身心,驱散寒邪。在使用纯寒纯热药物时,甘草的加入,恰似一位智者,以其特有的温和之性,缓和药物的猛烈之力,使得药性得以平和发挥。当寒热之症交杂时,甘草更是如同调和的使者,以其平和之力,调和药性,使得寒热之症得以平衡。然而,中满之症者,甘草则需慎用,正如经书所言:“中满勿食甘”,此乃医者应当铭记的法则。此外,药物的性味功效,除了以形色法象来判定外,更应结合其具体的功效来运用。例如,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来,运气用药的理念便深入医者之心,《程文》更是强调了先立其年而处方用药的重要性,这无疑是医者智慧的结晶。在临床医学的广阔天地里,每一位临床医生都如同一位精湛的画家,精心调配每一滴色彩,以期绘就一幅完美的生命画卷。而一个完整的方子,便是这幅画卷的精髓所在,它需要医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深思熟虑。首先,医生需如品茶般品味药物的性、气、味、效能,深谙其间的奥妙,让每一味药都如音符般和谐共鸣。其次,医生又需洞察天地之变化,领悟运气的司天、在泉、左右间气、太过不及,将自然之道融入医学之中,使方药与宇宙运行同步。再者,医生必须精通组方法度,如同指挥家指挥乐队,君臣佐使,各司其职,七方十剂,各显其能。只有如此,方能确保方药之间相互协调,发挥出最大的治疗效果。同时,医生还需如侦探般敏锐,辨病准确,辨证无差,才能立法精当。如此,所立方药方能合运气、适病情、应法则、具效验,为病人带来希望之光。有时,医生需随证制方,随病选药,让药物与病证完美对应;有时,医生则需套用古方,但又不拘泥于古法,详认病证,确验舌脉,适当化裁,使药物与病证相得益彰。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能达到理法方药融洽统一,为病人带来健康的福音。#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