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桂枝加大*汤方:
桂枝三两 大*二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一条很有意思,也是个坑,宋本太阴病通篇也就这两个方子,而桂林古本太阴病理法方药简直不要太全,可惜他们不学桂林古本,看不到金子在闪光。本太阳病是指什么病?当然是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如果太阳伤寒被下的话,就成结胸了。太阳中风病如果被下的话,是心下结硬。这个太阳病被下,不出现心下结硬,而出现腹满时痛,说明这是被下得更严重了,比半夏泻心汤的心“下之心下痞硬”还要更重一些,泄心汤不痛,仅是痞硬,痛是已经把病气拉到肠胃里面了,不像那个还在心下这个部位顶着。
有一点经方基础的人都知道太阳病解病的方法不是下法,伤寒应该用麻*汤发汗去寒,中风用桂枝汤发汗去风,这是定理。而医反大下之,那就是是治错了,导致气血被拉到肠胃里边,想下利又出不来,憋着,于是腹满时痛。而半夏泻心汤是气结在心下,还没到消化道里面。这个是下的程度更深,更趋里边,出现了太阴病提纲中的腹满时痛了,故属太阴也。这个时候用桂枝加芍药汤,你不是想下利解么?那就也跟着气血的方向走。大实痛者,用桂枝加大*汤,痛的厉害可以稍加大*,不能多,便出来就好,多了下利不止又添新病。咦!不是说太阴病不能下么?这里怎么用大*?要明白经意,人家说本太阳病误下,病在消化道里想通过下利排除,我们帮一下而已,如果是本太阴病那当然不能下了,这里要分清楚。
这两个方子其实并不常用,但是后世医家把这两个方子当成太阴病的主方了,其实完全是错的。也不怪他们,因为宋本《伤寒论》太阴病篇就这两个方子。要知道这两个方子是被误治以后的补救之方,该方是桂枝汤的一个变方。桂枝汤是调和表里阴阳的,如果一下子被误下到里的层面了,芍药也要跟着走到里的层面去救里。都腹痛了,这时候再发汗那方向就错了。这时发汗已经不能治肠胃道的问题,腹满时痛说明气血已经往里走了,这时候把血里的压力缓解掉,痛就消失了。那如果把桂枝给去掉,只用芍药一样可以解决腹痛,但是解决不了腹满的问题,腹满还是有寒的问题,所以要用桂枝汤,汤中有姜、枣,有健脾的药,给脾加油打气。也就是说如果这个腹满时痛,用芍药甘草汤也能解决腹痛的问题,为什么还要叫桂枝加芍药汤?因为这个病是从桂枝汤证来的,如果这个人刚开始不是得的桂枝汤证太阳病,只是出现腹痛,那我们直接用芍药甘草汤,把气血压力缓解一下,腹痛就好了。但是这个病是本太阳病桂枝汤证被误下导致的,把病邪往里引了,故依然要用桂枝汤的理法。
敌兵怎么走,我将就怎么应变,敌方的棋子怎么变,我也就跟着怎么变,这就是对策。如果是大实痛,非常痛的话,就要加大*,更好地把邪气从肠胃道里面下出来。以上的痛是因为身体想通过大便去解,但又解不下来,我们就加点芍药大*帮一下,这个解病的方式就不是从表去解了,因为误治把邪气引到肠胃道里边了,所以我们也要从里边把邪气排出去,多像带兵打仗?
这个方子不常用,到现在我一次都没有用过,因为没有遇到过桂枝汤证被误下以后出现腹痛的情况。真正的太阴病的主方,应该是治脾胃虚寒下利、腹满的那些方子。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汤,还是桂枝汤的底子,所以你要搞清楚他的语境。现在从后面往前面推,这里的本太阳病是什么病?是太阳中风,桂枝汤证。后面一条又在补充说明这一条。
“太阴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这个人本来脉弱,经常拉稀,这是四逆辈、理中汤证。“设当行大*、芍药者,宜减之”如果这时必须用大*、芍药的话,宜减之。这里的“宜减之”亦有两层含义:一个含义,是让你压根就别用了;假设非要用大*、芍药,因为他还有腹痛,必须用芍药,这时需减量,否则他胃气弱,会动了他的阳气。一旦把胃气泻掉了,他就吃不了饭了。我们说芍药有小大*之称,吃多了也会导致拉稀。但是芍药导致的拉稀和吃大*的拉稀还不同,芍药主要是把气和能量往里边收,大*是直接泻下,泻消化道的气。
你看圣人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就怕你不理解,再补了一条说明。大家知道之前的药书都是刻在竹简上的,能够刻在上面的字都是字斟句酌的,包括书中摘自《*帝内经》的一些理法,仲景师给摘抄下来,说明都是极其重要的,没有一个字是废话。
⑦
“太阴病,大便反鞭,腹中胀满者,此脾气不转也,宜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若不胀满,反短气者,*芪五物汤加干姜半夏主之。”
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方:
白术三两 枳实一两半 干姜一两 白蜜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去滓,取三升,纳白蜜烊消,温服一升,日三服。
*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方:
*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 (擘)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分温三服。
前面讲拉稀,现在讲鞭,就是大便硬。大便硬的话应该是阳明病才对,太阴病怎么会鞭?很简单,得太阴病形成习惯性便秘的人,便也会先硬后溏,硬是因为脾气虚,运转不动,造成屎停滞了两三天,屎头子在大肠里面,水分被吸干了,肯定会变硬;但是太阴病本质是湿,后面一直保持一种溏的状态,所以先硬后溏。这种便秘就是太阴病便秘的主要特点。如果是阳明病,拉下来整个屎橛子都是硬的,或者拉屎蛋子。你观察一下小孩子,内热的,他从头到尾拉的都是硬的;如果先硬后面溏稀的,这种是太阴病。
“腹中胀满者,此脾气不转也”,这个转(三声),也可以是转(四声),脾气不转,脾气下不来,气通不过去。整个这一条其实就在讲便秘,但是里面没有一个便秘的字眼。讲先硬后溏的便秘,而这个人又经常腹胀,拉的大便先硬后软,或者先硬后溏。这里的“鞭”用的很有意思,不同于硬,后世把鞭当成硬了。鞭是一个象形词,鞭子有个把,把是硬的,后边鞭子是软的,是不是很形象?先硬后软才是鞭。大家有过这种经历吧,拉的大便开始头上是硬的,后边要么是软的,要么是溏的,这就是大便鞭。脾气不转,是脾气弱。脾胃弱的人会不会便秘?大便正常的少,要不便秘要不下利要不腹胀。
那天来我这一个朋友的孩子治疗便秘,三天不大便,一派阴寒之象,这就是脾气不转,拉不下来屎。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白蜜可以滑,蜜是滑利的,干姜是温中的,枳实行脾气的,你不是不转吗?而白术燥湿,这个方子就是治太阴病习惯性便秘的,先硬后溏兼腹胀的,一定会有腹胀。
后面说“若不胀满,反短气者,*芪五物汤加干姜半夏主之。”这个也是治习惯性便秘,他不腹胀,但拉屎的时候费力,老年人经常会这样,拉个屎会把自己弩昏过去,拉抽筋儿了。你问他拉屎费不费劲,弩半天很费劲,此太阴肺气虚便秘,不是脾胃虚,因为不腹胀说明并不是脾胃寒湿的问题。太阴肺气虚病也是拉不出来,感觉要弩,费劲,所以叫反短气者,肺气不足,推不动。肺和大肠相表里,脾和肺都属于太阴。
这个方子加了半夏干姜简直绝妙,课上我们讲过半夏的最大的作用是引阳入阴,柴胡症的呕就是胃阳往外跑,用半夏引阳入阴呕自止。这里是引干姜的阳入太阴,加强太阴脾土的运化。太阴脾属土,太阴肺属金,土能生金,多么美妙的方子。我们知道半夏和瓜蒌根在经方使用中属于理法上的逆药,半夏引阳入阴,如果有口渴都不用,口渴去半夏加瓜蒌根,这是仲景师的一处独门绝技。瓜蒌根这要非常神奇,主要作用是引阳出阴,口渴是因为阳化阴过快,需要把阳从阴分中引出来。说瓜蒌根添津液,这都是千古奇谈,瓜蒌根粉粉的,没有什么津液的。身体起疮红肿发烫,都是阳入了阴过多而导致的热,用瓜蒌根消肿去热,把阴分的热引导出来,热肿自消。当然,要和主辨证方一起使用才行,这里简短的介绍一下半夏和瓜蒌根两味药。如果你看到哪个经方家一起用,心里明白就行了,理法上还没有通达,但我目前看到的除了我的学生之外,基本没有明白的,都在瞎用。经方的理法体贴入微,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想怎么合方就怎么合,一切都得建立在“法度”之上,这个度就是天地之理,道之体用。
这个方子当然也可以治短气,也可以治肺气虚,我们从这一条又得了一个补肺气的方子。你知道原来拉不出便是因为肺气虚的原因。上面这两条没有提过一次便秘,但是这两个方子就是治太阴病便秘的。后世的经方家就会非常地简单粗暴,用承气汤来治。
承气汤是治阳明燥结,而不是太阴脾虚的结,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如果用承气汤治的话,是治不好这个便秘的。可能刚开始你用了药,他通出来一下;但你停药他还会便秘,治不好的,因为你用的不是正治法。你用麻子仁丸治的话,马马虎虎,也能通出来,但是不吃还会回去。本质上还是要给他温中焦之气,给他建脾或补肺气,才能治本。*芪桂枝五物汤,虽然是补肺气用的,其实还是桂枝汤的底方,一气周流啊!
⑧
“太阴病,渴欲饮水,饮水即吐者,此为水在膈上,宜半夏茯苓汤。”
半夏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茯苓四两 泽泻二两 干姜一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再服,小便利,则愈。
这个和五苓散的条文是不是非常接近?五苓散是太阳病,饮水即吐,而这里讲的是太阴病,又需要进行区分了。虽然两个都是渴欲饮水,饮水即吐,那什么时候用五苓散,什么时候用半夏茯苓汤?在太阳病层面,人是正常的;而当病人处在太阴病体质状态,就用半夏茯苓汤。那如何辨别他是太阴体质呢?通过脉和证来辨别,有腹满、腹胀或者腹痛,有以上说到的太阴病诸多症状,这时候我们就能用半夏茯苓汤了,里边有加干姜、半夏。半夏这味药引阳入阴,阴不得阳气,阴化不了。例如我们要蒸发水,从水变成蒸汽,必须得了阳气加热了才能汽化。没有阳气,阴是化不掉的。半夏其实就是引干姜阳气入里来化水,水化开之后用茯苓、泽泻利掉。这个和五苓散的理法是不同的。
⑨
“太阴病,下利,口渴,脉虚而微数者,此津液伤也,宜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
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脉虚就是脉不强了,为什么不强了?因为下利,这个脉虚是阴虚。而微数者是阴虚而导致的阳亢,此津液伤也,这个要用复津汤。比如说人食物中*了,拉稀拉了一天,就会出现这种数而虚的脉,这时候要复其津液,这个方子非常常用。如果津液再虚点,虚到脉数心烦不得眠了,那就得用*连阿胶汤了!
在这里要纠正一个观点,后世经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定理:下利不口渴属于太阴,下利口渴属于少阴。这是不正确的,他们把“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这句话中的自利给理解成下利了,其实本意是小便自利的意思,就是小便多。理解成下利是没有结合后面的条文,断章取义了,后面说“虚,故饮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如果这里的自利是大便利,还口渴,小便怎么还能是清长的呢?哦,这边拉着稀,口渴,说明身体已经没有水了,口渴就是身体缺水了,身体的水都从消化道出来了。想一下,在这种身体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应该没有小便或者小便不利才对,怎么还会小便多而清长呢?对不对。所以,很容易推出来在少阴病这里的“自利”是指的小便自利,意思是下焦虚寒膀胱不气话兜不住尿,喝一斗尿一斗,身体存不住水,口渴。这是什么症?肾气丸啊!
我们要从权威中走出来,要有自己的认知。太阴病下利不口渴属于脏有寒,口渴属于津液伤,各有对应的方子,但是你不学桂林古本不会知道这个理法。
⑩
“太阴病,不下利、吐逆,但苦腹大而胀者,此脾气实也,厚朴四物汤主之。”
厚朴四物汤方:
厚朴二两(炙) 枳实三枚(炙) 半夏半升(洗) 橘皮一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前面说脾气不转,脾气虚,这里还有脾气实。脾气不转,我们用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也可以叫它转脾汤;肺气虚,用*芪桂枝五物汤加干姜半夏补肺气。而这里他不下利,不吐逆,说明胃不寒,没有因为下利、吐逆而变虚,但是就是腹大而胀,此脾气实。这里脾气实的意思,其实是脾气不通,还是脾气不转,结实住了。这个不转不同于脾气不足,他脾气是足的,但转不起来,卡住了。这个和转脾汤很像,用厚朴四物汤。这个是治那种没有什么下利、吐逆等症状,就是习惯性腹胀的情况,他大便也是正常的。如果有腹胀,大便还不正常的话,就是前面的转脾汤。还有发汗之后腹胀的,那个是厚朴半夏汤证,这里的厚朴四物汤证比那个更重一些,因为那个是发汗以后才导致腹胀,而这个是不发汗他自己自发性地腹部胀满。
今天讲的太阴病的条文,前后都是有逻辑在的,前面讲腹满,后面又讲腹满,但是又需要区分来看。厚朴这味药,主要是温肠道兼下气,肠道也属于脾家。太阴篇讲的就是里边运化通道的问题。厚朴下气温肠道,但厚朴只是下气,并不下便,它并不直接作用于通便。下的什么气?肺气。厚朴的“朴”中医人读“魄”音,顾名思义,肺藏魄,厚魄其实就是厚肺气。肺和大肠又相表里,气是通着的,认真想一想其中什么关联?大*是推陈出新,能直接把里边的东西给你通出去,是去实。大*很猛,且是寒的。厚朴用量比较大也可以通便,下气也能有通便的作用,还可以温肠胃,因为太阴病是里寒。
我们经常看到厚朴和干姜、苍术一起用,光用苍术不行,因为苍术只是燥湿,它没有往底下转脾、下气的功效。这里的便秘就不能用大*,只能用厚朴、枳实,枳实行气破气,把淤滞的气给通掉,还可以把小的管道变大。如果你闻枳实的气味,它的气非常足,味也足,是苦降的。光用厚朴、枳实也不行,还要用苍术、干姜,这就组成了太阴病的便秘方子。阳明病也用厚朴和枳实,但是他里面有大*,厚朴、枳实是作用于肠道之气,大*是作用于实,推陈出新。太阴病里没有用芒硝的,因为不是实证。厚朴四物汤里有橘皮,也可以用陈皮,它也是温性的,也可以行气。
其实每一篇都有很多的坑,所以要注意每一条文它前面的先见词,比如中风、伤寒,这是给你讲病机病因,病究竟是怎么来的。病因病机知道了,脉证列出来,后面再给你出方子,其实脉络很清晰。太阴病主要就是讲腹痛、腹胀、下利和便秘这些的。
仲景师在太阳病篇把六经病全都讲了,太阳病篇更多是误治造成的传经之病,后面很多都是讲误治以后怎么救治的,本方是没几个的。太阳病篇给你讲了,本来是太阳病,怎么一步步误治到更严重、甚而死证的。而太阳病篇之后的那些篇,就没有讲那么多误治,而是着重于本经系统的病。我们前面讲的太阴病篇,没有那么多误治的条文。但是太阳病篇,有很多关于误治的条文,得了伤寒,被下、被火、被灸等误治以后该怎么处理。里面很多方子是误治之后补救的方子,包括讲风温,本来不是太阳病,是风温,但是用发汗、焙火、温针等,结果把津液烁干了。如果身体到了没有津液的地步,再发汗,就成了厥阴病篇里的上厥下竭,会七窍流血而死。
从太阳到厥阴,有一条清晰路线,就是阴阳。阴病在脏,比如太阴病是阴病,在脾,少阴病就是在肾。阳病在腑,太阳膀胱是腑,少阳胆、三焦都是腑。阳明胃家实,胃也是腑。病在腑是轻,在脏是重。所以也可以说六经传变,是病由轻到重的传导路线,由腑入脏,刚开始是病轻,后来是病重。刚开始太阳病是最轻,然后阳明、少阳一路下来越来越重,这是一个路线。
另外还有本病,比如太阴的本病—寒湿病,这个病很轻;厥阴病中的厥阴肝寒,也不是什么重病,它是厥阴经所属脏的疾病,其实其中包括很多个层面,并不是所有的厥阴病都是重症。你看厥阴篇里的很多病,都没有少阴篇的病重。少阴篇的病,可以说在少阴层面就有很多死证了,下利不止者死,脉爆出者死等等,很多死证。后面又来了个厥阴篇,还讲很多病,又是何意?厥阴篇有个本病,厥阴肝寒,和厥阴整个循环的问题,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炮附子汤。后面又讲诸多厥病,阴阳气不相接,让你分清楚厥病和厥阴病不是一个概念。每一个环节丝丝入扣,这里面其实是多空间、多维度的一种三维立体的框架。如果你只机械地理解片面的东西,那就枉然了。
经方就是这样,每一个字词在不同语境代表的含义都不一样。仅仅一个脉浮,如果这个人脉浮缓,有外感,淅淅恶寒,啬啬恶风,这是桂枝汤证。同样出现脉浮缓,没有淅淅恶寒,啬啬恶风,这是太阴病,用*芪建中汤,这个人还会出现小有劳身即汗。在不同的症状表现下,同样一个脉浮缓,所指向的病证是不一样的。如果有外感我们治外感,没有外感我们治虚劳。脉浮缓可能是外感,可能是虚劳。又比如同样是脉沉,沉可以是寒引起的,寒气把阳气压制住起不来了;也可以是脉自沉,这时若没有寒气那很可能是里面有病了,气血到里面去攻病邪,脉也会沉。所以脉沉不一定是寒,也可能是里病。
为什么一定要辨脉证并治,“并”是并列的意思,齐头并进,他们是相互对应,相互呼应的。并列即是指同等重要,一定要脉证并参。这个脉在这个证下体现的是什么,而在另一个证体现的就是不同情况了。多空间、多维次、多角度、多语境,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旦你啃出了其中的味道,可谓乐趣不穷。
以前古人抚琴、画画,为了提升自己的境界。琴棋书画,其目的并不是要达到技艺上的某种高度,而是通过这些提升自己的认知高度和思维境界。琴排第一,音乐是无形的、抽象的,能更好地帮助你建立抽象思维,来提高自己的境界。棋能提高你的逻辑判断能力;书画是提升你的审美。没有这些思维境界和认知水平的提升,学习中医不是那么容易堪破的,你很可能被困在自己认知的局限里出不来。
后世中医把宋本的半本《伤寒论》都解错了,就这样都出了很多厉害的经方家,说明《伤寒论》多厉害!如果我们能得了桂林古本全本又能解对,何其了得,不夸张地说已经不在一个境界里了。人和人貌似都在一个空间里,但是认知维度完全可以不在一个境界上;同样是研究伤寒论,我们考虑问题可能是不在一个境界和维次里的;如果仲景师突然进入我们的空间,我们和他也绝不在一个思维高度上。佛和弟子也在一个空间,能在一个维度上吗?你看着同样的存在,但是思想是极具跨越性的,我们要通过研读经典不断来提升自己的维度,慢慢趋入圣贤的境界。
佛来让众生入佛的认知世界,而我们学中医就要立志达到仲景师的境界,和他去相应、去神交,那时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悟。我们要学多少世,才能达到仲景师的高度?同样都是从如来藏中一起跑出来的,人家为什么那么厉害?厉害了几千年,人家精进啊。都是无始劫跑出来的,为什么有些人成佛了,就是因为精进。孔子为什么说学而思,要有学有思。
我能从坑里出来,完全是得益于啃《西游记》,养成了辨坑的习惯。我在啃西游的时候,每一句话我都先检查一下有没有坑,其实就是思考这句话里面是不是有言外之意,有更高境界的知识,就这样去读。就好像我们前面的条文,没有出现一个便秘的字眼,但其实就是在讲太阴病的便秘一样。这是一种思维习惯的养成,仲景师《伤寒论》里的坑比《西游记》少多了,《西游记》里的坑比这里多一万倍。主要就是认知的维度,限制了你思考的角度和深度,你可能以前没有跟仲景师学过,我跟他学过,阿赖耶识中存有这个种子。
我原来没学中医之前,身边也有人是学中医的,我从来没有对他们那些东西感兴趣。但是到我学经方的时候,一下子就知道这才是很牛的东西,所谓同气相求,就是你骨子里原来就有这个东西,这其实是你生生世世学的那个东西,你遇到对的东西就能感觉到,就会“同气相求”。再学伤寒等于把以前学的东西再复习一遍,一旦入仲景师知见,每天都如醍醐灌顶!
-未完待续-村长侃中医
圆光
《桂林古本伤寒论》理法践行者无忧村
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