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
患者情况各不相同,治疗应从实际出发,请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照搬。
不寐,即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难眠,连续4周以上;常伴有多梦、心烦、头昏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属于睡眠障碍的范畴。西医学称之为失眠。不寐,首先记载于《内经》,称其为“不得卧”、“目不瞑”。其主要病机是“阴虚”所致。《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同时,《内经》认为胃气不和,气血衰少也可导致不寐。《素问逆调论》:“胃不和则卧不安”。《内经》还认为肝热也可导致不寐。《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小便先黄……手足躁,不得安卧”。
东汉张仲景又发展了《内经》有关不寐学说,其在《伤寒论》中论及有因太阳病汗下后致胃中干,而烦躁不得眠,有因汗吐下虚烦不得眠,有邪入少阴,热化伤阴所致的不寐。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卷三大病后不得眠候》中认为不寐除了营卫不和之外,还有脏腑机能失调,并把虚证失眠分为心热和胆冷。明代戴元礼《证治要诀·不寐》中认为;“不寐有二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阳衰不寐,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不寐》中对不寐病因病机进行了总结:“不寐证,虽病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多虚证。舍此之外,则凡思虑劳倦惊恐忧疑,及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总属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不得卧》中认为“……不寝之故大约有五:一日气虚,……;一日阴虚,……;一日痰滞……;一日水停,……;一日胃不和,……”。恩师国医大师张震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依靠的是体内气机的有序运行,使人身气血阴阳保持着相互间的动态平衡与和谐——“气顺则和”。自创了张氏疏调人体气机汤,简称“疏调汤”,并由此化裁系列方剂,在临床上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现将余用恩师疏调安神汤治疗不寐病举例如下:
吴某,男,50岁,年12月7日初诊。患者自述,近三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的情况,每天不到凌晨三、四点是不可能睡着的,即使睡着了,也是都在做梦,而且是恐怖的梦,每次都会从梦中惊醒过来。刚开始服了“舒乐安定片”,有一点效果,但吃了一段时间后,症状如前,遂加至口服2粒/次,仍无效果,因怕产生依赖性,遂停服西药。
症见:入睡困难或多梦,伴头晕,爱发脾气,腰膝酸软,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沉细。四诊合参,当属中医“不寐”,肝脾肾三脏亏虚,神失所养。
处方:
甘草5g,杭芍10g,白术10g,
茯苓10g,山药10g,仙灵脾10g,
薄荷5g,柴胡10g,香附10g,
郁金10g,丹参10g,酸枣仁10g,
柏子仁10g,五味子5g,夜交藤10g,
合欢花10g,石菖蒲5g,远志10g。
配方颗粒,一日一剂,十剂。
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
12月17日复诊,患者诉睡眠较前大为改观,每天凌晨一点多就可以睡到天亮,梦不仅少了,也没有噩梦了。根据效不更方,守原方再服20剂。三个月后随访,患者诉睡眠正常了,所以没有复诊。
按语:国医大师张震从医60余载,精通古籍,善于总结,结合临床实践,创立了云岭疏调学派及“疏调汤”。疏调安神汤是“疏调汤”去川芎、枳实、香附,加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夜交藤、合欢花、石菖蒲、远志而成。张老认识到,疏调人体气机以疏利肝气与调护脾肾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为基础,同时兼顾其他兼证而统筹处治。提出了以肝为主体,脾肾为两翼之“一体两翼”的治疗理念。罗东逸亦云:“推本方而互通之,论一病不为一病所拘,明一方而得众病之用。游于方之中,超乎方之外,全以活法示人”(《名医方论·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