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一部高于生活的文学名著,也是一本来源于古代生活的大百科全书,书中很多细节,甚至人物的性格命运都暗合着医理的奥秘。
书中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晴雯因为夜间衣衫单薄的出屋走了一圈,结果染上了风寒,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感冒了”,出现鼻塞声重、倦怠的症状。于是请来了一位胡大夫给他看病——
那大夫方诊了一回脉,起身到外间,向嬷嬷们说道:“小姐的症是外感内滞,近日时气不好,竟算是个小伤寒。幸亏是小姐素日饮食有限,风寒也不大,不过是血气原弱,偶然沾带了些,吃两剂药疏散疏散就好了。”
虽然这一回中将胡大夫称作“胡庸医”,但小言看来,他的辨证却是没错的,这里关于病机有三个关键词——外感、内滞、血气原弱,这种情况下使用辛温解表药,配合理气导滞,先解除表证,再调补气血即可。于是胡大夫给出了方子,但是这个方子却被宝玉给否了——
宝玉看时,上面有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药,后面又有枳实,麻*。宝玉道:“该死,该死,他拿着女孩儿们也像我们一样的治,如何使得!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如何禁得。谁请了来的?快打发他去罢!再请一个熟的来。”
宝玉否的对吗?不对!
首先他的出发点是有问题的,治病讲求的是辨证,虽然性别会导致体质有所不同,在考虑范围内,但绝不意味着能给男子用的药不能给女子用,更何况这只是解表药和导滞药,并未涉及经、带、胎、产。
再者麻*、枳实如何使不得?外感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麻*当然使得,必须使得才能使外邪透发,无非是用量方面当斟酌罢了。枳实消导的功力很强,虽有破气的顾虑,但不长期使用也不会损伤身体,张仲景的橘皮枳实生姜汤,治疗脾虚痰阻,只要对证,小孩子也用得。
最终在宝玉的要求下,相熟的王太医又过来诊了脉——
诊了脉后,说的病症与前相仿,只是方上果没有枳实、麻*等药,倒有当归、陈皮、白芍等,药之分量较先也减了些。
宝玉对这次的方子倒是很满意,可药效如何呢?
晴雯服了药,至晚间又服二和,夜间虽有些汗,还未见效,仍是发烧,头疼鼻塞声重。次日,王太医又来诊视,另加减汤剂。虽然稍减了烧,仍是头疼。
表邪未解,不头痛才怪呢!外感风寒这种病,治起来就该两剂药打住,难道还真得治够自然病程的7天不成?这个王太医分明是与宝玉太过“相熟”,投其所好才替换了药材,开出了并不适用于晴雯病症的药方。
就这样,晴雯的一个小小感冒,在“精心治疗”下反倒迁延起来,别忘了,胡大夫说她“气血原弱”,若是健康人,迁延几天或许无妨,但是气血本来虚弱的晴雯经过几天的误治后必然气血更弱,恢复起来更加困难,再加上“夜补金雀裘”的消耗,“逐出大观园”的委屈,直接为她后面的离世埋下了伏笔。
因此,普通人千万不要凭着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去干涉医者的处方,而医者也绝不能为了“五斗米”而丢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啊!
(作者:书小言责任编辑: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