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温胆汤的历史演变
TUhjnbcbe - 2023/8/28 22:22:00

温胆汤,初见于南北朝名医姚僧坦所撰的《集验方》,由生姜、半夏、橘皮、竹茹、枳实、炙甘草六味药物组成。立方之初,用于胆寒不眠证,故名温胆汤。例如《备急千金要方》谓“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温胆汤。其所以命名“温胆”,是针对“胆寒”而来的,方药组成亦以温性药物为主。因此,它是符合“寒者温之”的辨证论治原则的。

同为南北朝的名医谢士泰所著《删繁方》,独具特色的脏腑辨证模式,即:凡皮、肉、脉、骨、髓等脏腑以外组织器官的疾病,“实则热,虚则寒,热则应脏,寒则应腑”。《删繁方》的“热则应脏,寒则应腑”的理论,即是《集验方》温胆汤命名及其主治证属性的依据。

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温胆汤,即是由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竹茹、枳实、生姜、大枣,共八味药物组成。与《集验方》相较,多茯苓、大枣,与二陈汤相较则多竹茹、枳实、生姜、大枣。其主治内容已从“胆寒”变为“心胆虚怯”,并明确提出其病变机制为“气郁生涎,涎与气搏”。

温胆汤临床有八证:口苦、恶心胸闷、烦躁、惊悸、失眠、苔腻、脉弦。临床应用,但见l~2证便是,不必悉俱。

温胆汤证,按六经归属少阳证;按脏腑则属胆胃证。盖中州痰温,胆胃有热,方中二陈燥湿化痰,理气和胃,功在治痰;枳实、竹茹清胆胃之热,降胆胃之逆,功在清热。诸药相合,清热化痰,调和胆胃。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论温胆汤:“方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名温者,乃温和之温,非温凉之温也。若谓胆家真畏寒而怯而温之,不但方中无温胆之品,且更有凉胃之药也。”以为温胆汤是清热祛痰之剂。显然,这是针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温胆汤证来说的。

所以,《集验方》以为温胆汤证的病所在胆,病性属虚寒,而后世医家以为病所在心,病性不属虚寒而属痰热。胆病与心病,相去甚远,寒证与热证则正好相反,这是理论上的演变。这一改变为后世医家所遵循,以致《三因方》温胆汤竟逐渐成为后人习用之方。

《世医得效方》中有十味温胆汤,其主治与《三因方》相同,然加入了人参、远志、酸枣仁、五味子、熟地*,增强了益气养阴之功。《医宗金鉴》中所载的温胆汤有两方,一方去生姜,加麦冬、*连、灯心,主治小儿胃热,食入即吐、口渴饮冷、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幼科心法要诀·吐证门》);另一方是加*芩、*连、麦冬、芦根,治妊娠热阻,恶食喜凉浆,心烦愦闷(《妇科心法要诀·胎前诸证门》)。从两方增加的药味来看,俱加强了清热之力。清代陆子贤的《六因条辨》中,创*连温胆汤(温胆汤去生姜,加茯苓、*连),立苦降辛通之法,治疗邪踞肺胃,留恋不解之“伤暑汗出,身不太热,而舌苔*腻,烦闷欲呕”者,或中暑“泻止而吐不止者”。而《济生方》的涤痰汤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语,还有俞根初的蒿芩清胆汤,都是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胆汤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