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调理体质系列方4补中益气汤
TUhjnbcbe - 2023/7/12 20:34:00
图片来自网络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的《脾胃论》,属补益剂,现有丸剂、汤剂及口服液等多种剂型,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应用,扩大了使用人群。

药物组成:

*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现多用*参替代)、炙甘草、当归(原方强调用当归身,当归各部位的药效在笔者另一片文章有专门提及)。

方药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主治:

1.脾虚气陷证。食少腹胀,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大便稀溏,舌淡,脉虚等脾胃虚弱证;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虚下陷证。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辨证分析:

1.脾虚气陷证:

脾胃虚弱证平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气行不畅,故见饮食减少,腹部胀满不适,气血化生不足,周身失养,可见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舌淡,脉虚等。

气虚下陷证:脾宜升则健,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托举无力,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脱垂等。

2.气虚发热证: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血为气母,气为血帅,气虚则周身失于濡养,见气短乏力;发热见脉大,气虚则脉无力,故见脉虚大无力。

方义:

炙*芪味甘性温,善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故重用为君药。*参既可补中益气,而兼能养血;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助运;炙甘草益气补中,又调和诸药;三药合用,既增强君药补中益气之功,又除水湿,故共为臣药。陈皮理气健脾开胃,以防补药停滞;当归补血活血,助中气化生,又使补而不滞;大枣健脾补中益气;生姜温中开胃;四药相合,既助君臣药补中益气之功,又理气健脾开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柴、升麻升阳举陷,二药合用,可助君药升阳举陷之功,故共为使药。全方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

配伍特点:

全方益气理气合用,使补而不滞;益气与升阳同用,使补中兼升,使中气得健、清阳得升。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

加减化裁:

李杲《脾胃论》言:“咽干者,加干葛。心刺痛,属血涩不足,当归。精神短少者,加人参,五味子。头疼,加蔓荆子,川芎。脑痛,加蒿本,细辛。有痰,加半夏生姜。咳嗽,夏加五味子,麦门冬,秋冬加麻*,春加佛耳草,款冬花,久咳,去人参。食欲不振,加青皮,木香,陈皮,冬天加益智仁,草豆蔻,夏天加芩,连,秋加摈榔,砂仁。心下痞闷,加芍药*连。腹胀加枳实,木香,砂仁,厚朴,冬加生姜肉桂,腹痛加白芍,甘草,有寒,加桂心,夏加芩甘草芍药,冬加益智,半夏,草豆蔻。胁痛或缩急,加柴胡,甘草。脐下痛,加熟地,肉桂。大便干,加当归,大*。脚软无力,加*柏,心浮气乱,朱砂安神丸固之。上此方加减法,是饮食劳倦,喜怒不节,如病热中,则可用之。若未传寒中,则不可用也,盖甘酸适足以益其病耳,如*、人参、甘草、芍药、五味子之类是也。”

药理作用:

调节免疫、影响胃肠运动、抗胃溃疡、促进小肠吸收功能、抑菌、抗肿瘤等作用。

适宜人群:

补中益气丸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根据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理论,凡属于脾胃虚弱,气虚下陷证或气虚发热证的患者均可使用。

现代主要治疗疾病包括: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低血压、重症肌无力、消化性溃疡、多汗症、尿潴留、荨麻疹、湿疹、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病。

禁忌:

1.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不宜使用。

2.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进一步造成脾胃损伤。

3.忌与感冒类药同用。

4.根据十八反、十九畏,不与藜芦或其制剂同时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期间若出现头痛、头晕、复视等症,或皮疹、面红者,以及血压有上升趋势,应立即停药,医院就诊。

注意:

食用补中益医院专业医生处就诊,询问是否适宜服用,以免误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调理体质系列方4补中益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