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科技时代,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机器需要定期维护保养,其实人也是如此,尤其是年龄之后更是需要养生。对于养生不仅仅是补益,还需要清理“陈垢”,人们常常提到的清肺、清理肠道都属于这一类养生。
在中医传统养生文化中就有一种植物适合清理陈垢,但是其力峻猛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使用,我们可以做一些详细的了解。此植物名号“将*”,被誉“涤荡肠胃,推陈致新”、“肠胃之患,无不涤荡尽已”,善于清理脾胃肠道之陈垢、宿便积聚,而且不论寒热虚实。
这种植物就是大*,早在四大经典之一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的记载,并提出“涤荡肠胃,推陈致新”的说法,当时把大*归到“下品”一类,其主要原因是大*的“退陈”之力峻猛,非专业人士不能很好的掌控,然而自古也有“大*救人无功,人参伤人无过”的言论,这也说明了大*是不被重视的调理好物。
《汤液本草》更为详细的述说为“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谓如戡定霍乱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之名”;《本经疏证》中也提出“是在肠胃之患,无不涤荡尽已”。
古时学者们的记载偏于专业性太强,不如白话文通俗易懂,就大*的特点以及实际的用途用法,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一、使用大*养生能够清肠胃积滞、除垢。
大*的特点是“苦寒”,而且“专入阳明胃府大肠”,善于涤荡肠胃、推陈致新,但凡有形的积聚,无论虚实寒热都可以用之。
如果是实热而有的肠胃积滞,从而大便不畅,当下最常用的就是《伤寒论》中记载的三个“承气”,分为“大承气”、“小承气”以及“调胃承气”,三个方法都是以大*为主,从而泻热通便、涤荡肠胃。
“大承气”中是以大*、芒硝、枳是、厚朴为伍,清下之力峻猛,适合于较重者;“小承气”中是大*、枳实、厚朴搭配,少了芒硝,则清下之力较缓和一些;“调胃承气”则是一大*、芒硝、甘草搭配,清下之力更缓。
如果是因寒气的积聚而肠道不通畅,则可用大*来通肠胃,在用附子、干姜之类属于温里散寒之品搭档,比如《金匮要略》中就以大*、附子、细辛三味,用以温通肠胃的积滞。
孙思邈的著作《千金方》就以大*、附子、干姜为伍,温脾的同时还能清下;《金匮要略》中以大*、干姜、巴豆一起攻逐寒实冷积。懂中医文化的朋友不难看出,这些方法中都或多或少用到有*之品,所以非专业人士不可妄用。
以上的寒热积滞都说的是自身不虚弱的情况,但是如果自身本来就虚,还伴有积滞,用大*的同时就需要配伍滋养之物,比如《伤寒六书》中的知名方法“*龙”,就是大*、人参、当归等同用,既可以通畅肠道,又能补益气血,适合于有热而大便不畅且气血不足者。
不仅仅是气血不足者可用,津液不足者也可以使用,就是用之与生地*、玄参、麦冬组合,既能滋养津液,又能泻热通便;还有一个方法更为常用,就是用之与麻子仁、杏仁、芍药同用。
二、使用大*养生能够活血祛瘀。
大*能“破一切瘀血”这句话出自张锡纯老人的《中参西录》,凡是血滞的各种亚健康,不论是新发的血瘀还是日久的宿瘀均可用之,在《金匮要略》、《伤寒论》等著名中医传统文化书籍中都有大*与桃仁的组合,重在逐血中的瘀滞。
《医碥》中就说到“凡血妄行瘀蓄,必用桃仁、大*行血破瘀之剂。盖瘀败之血,势无复返于经之理,不去则留蓄为患”,这句话深得仲景的搭配之要旨。
除此之外大*苦寒沉降的特点注定它能“直折上炎之火,又导热下行,有釜底抽薪之妙”,这以及超出了养生的范畴,限于篇幅的原因不在过多阐述。
大*虽然益处很多,但也必须记住它是峻烈攻下之品,容易伤到正气,所以没有必要轻易不要滥用;大*的特点是苦寒,所以容易有损于胃气,所以脾胃虚弱的人用之需要慎重;大*有沉降的特点,善于活血祛瘀,所以经期的时候以及准妈妈不好用。
再就是大*峻烈的特点不太好掌控,虽然在专业人士手中易如反掌,但是非专业人士不要轻易妄用。一般来说即是专业人士使用也是以3至15克为度。
总而言之,不论传统养生理念还是现代养生方法,都是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自己单凭臆想去盲目的养生态度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