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健脾丸功效举例
健脾丸真实案例分享
脾胃虚弱,因为脾虚造成湿在体内停滞,郁而化热。
从而患上了大肠湿热,湿热性前列腺炎。
以前看中医都说是湿热,吃了很多清湿热药都没用。越吃越难受。大便稀的越厉害。上医院吃了很多药也没用。之后就一年没去管它了。后来又患上了浅表性胃炎和横结肠息肉,医院,切了息肉。胃炎折腾了2个月也没能好。(断断续续花了好几万)那时候真的很绝望。
现在偶尔就在网上看看中医(草率的看)。我就想我的症状是湿热,为什么吃了那么清湿热的药物没用。我就想我的湿从哪里来,我就考虑到是不是脾虚不能祛湿。就去药店买了健脾丸。吃了一天,还真的有效,小便变清,大便不稀。身体不燥热了。小腹不那么胀痛了。
健脾丸,出自《证治准绳》
白术炒二两半(75g),木香另研、*连酒炒、甘草各七钱半(各22g),白茯苓去皮二两(60g),人参一两半(45g),神曲炒,陈皮、砂仁、麦芽炒取面,山楂取肉,山药、肉豆蔻、面裹煨热,纸包捶去油,各一两(各30g)。
共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6g),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现代用法:糊丸或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脾虚食停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苔腻微*,脉虚弱。
本方证为脾胃虚弱,食积内停,生湿化热所致。脾胃虚弱,故食少难消,脉象虚弱;脾虚生湿,清阳不升则大便溏薄;脾虚食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闷;食停生湿蕴热,则苔腻微*。脾虚宜补,食滞宜消,治宜健脾消食,兼以清热祛湿。方中重用白术、茯苓,健脾渗湿以止泻,为君药。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山药、肉豆蔻健脾止泻;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滞,以消食积,共为臣药。木香、砂仁、陈皮理气和胃,畅中消痞;稍用*连清热燥湿以治湿热,共为佐药。诸药合用,消补兼施,使脾虚得健,食积得消,湿祛热清,诸证自除。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脾虚食停、生湿化热的常用方。以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苔腻微*,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属脾虚食停者。
食积实证,不宜使用本方。
验案举例]
1.胃下垂《武汉医学院学报》用本方化裁,治疗胃下垂1例,效果较好。复查胃肠钡餐显示正常。治疗中,先以汤剂连服3月余,续服“健脾丸”,直至无明显自觉症状时停药。服用汤剂期间,共改方3次,均以《证治准绳》所载健脾丸加减。第一次处方去肉豆蔻,加枳壳,连服13剂;第二次处方,改神曲为谷芽,连服22剂;第三次处方,去*连、神曲、肉豆蔻,加炙*芪、扁豆、炒谷芽、枳壳、红枣、生姜。
2.便秘《新中医》(,u:44):某女,产后大便秘结,努挣乏力,粪块干硬,
5—6El1行。辗转治疗多处无效。现诊:面色咣白,少气懒言,神倦乏力,纳食不香,
舌淡苔白,脉细弱。健脾丸加减,处方:*参、白术各25g,云茯苓、淮山药各20g,
*芪、莱菔子、陈皮、砂仁各15g,麦芽、神曲、山楂、甘草各10g。3剂后全身症状减,便稍软润,继服10剂,佐以健脾丸调治月余,诸症悉除。随访4年未复发。
[临床报道]
1.五更泄用健脾丸合附子理中丸治疗五更泄24例。治疗方法:健脾丸每天3次,每次8丸,饭后热水送服。附子理中丸每日早晚各1次,饭后热水服。结果:治愈22例,效果不明显停药者2例。治疗时间最短8天,最长1个月。
2.十二指肠壅积症报道十二指肠壅积症患者应用健脾丸加减,基本方为人参
15g,白术、山药、六神曲、麦芽、山楂、云苓、陈皮各10g,砂仁、肉蔻、木香、*连各6g。食积胃肠加枳实,胃中积热加公英,脾胃气虚加升麻、*芪、当归、大枣。
水煎服,隔日1剂。33例中痊愈19例,显效n例,无效3例。有效率91%,其中治愈占57.57%
[实验研究]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用健脾汤和益肾汤对脾虚小鼠的药效作了比较研
究,健脾汤方为*参、白术、茯苓、甘草、楂肉、麦谷芽、陈皮、半夏。结果显示健脾
汤好于其他组,表现在体重、体温恢复较快,生存率较高。此外,健脾汤在促进细胞
DNA合成和增强细胞增殖方面也高于其他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