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处一垂,阳气不足身体这2个部位,能看 [复制链接]

1#

在以前,无论生活还是养生,当时的人们都追求阴阳调和之道。其中,古人认为这阴阳之中:阳气乃万物之始,而阴气则为孕育之母。

因此人年少力壮之时,这身中阳气自然充沛,可一旦年龄增长,或是后天调养不济,便会造成体内阳气衰减从而出现早衰、衰老、病痛及忧愁等问题。

说起这个阳气,它同血液一样,都流通于人体全身,但与可见有形的血液不同,阳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无形却四方皆在之处,因此观察阳气强弱自然不能像抽血那样非得有个对照,想知道自己的情况,还得先从自身问题上进行“辩证”与分析。

而古人以这个辩证与分析时累积的经验认为,阳气一旦缺失,那么这种由缺失所造成的问题,必然出现于身体的各个器官之中,故而古人将阳气将灭或者将萎的规律总结为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两处一垂,阳气将灭。”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两个地方一旦下垂,那么阳气就会灭亡消失,这里的灭其实更接近于“流失”的意思,相较灭亡,后者词意更清,因此我们也可以参照这两处是否下垂,而尽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改变保养的方法来达到补救的目的。

第一垂:头部下垂

在古代,头部被称为首,所谓首级一词亦来自于此,而首级除了指脑袋外,它还有首要级别的意思,因此不难知道人的脑袋是阳气主要的汇聚区之一,所以一旦人的头部出现问题的话,那么一是说明身体阳气聚集的能力出现了鼓掌;二是人体的阳气出现了不足的现象。

头部的诸多问题中,尤以头部的自然下垂为最麻烦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其一是头部下垂多发生于老人身上;其二是头部下垂也意味着脊椎健康受到威胁,后续如供血和神经协调方面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加之如果又逢老人出现头部下垂的问题,那么就说明此时老人的身体器官都已处于退化和衰退的状态中了,而如果大家仔细观察过那些头部已经自然下垂的老人们,就不难发现他们基本都有着精力不济和神态不清的问题,其中稍严重者,白天也都处于卧床休息的状态里。

另外还有就是生活中,那些喜欢睡觉的人,或是和人聊天没聊几句就已困顿不堪的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垂头的现象,当然如果是年迈的人那还稍微正常,毕竟阳气这个东西在人生的尺子上是两头弱的,即开头弱和结尾弱。

可这要是出现在年轻人身上,那问题就可能些许有些“大”了,如果你出现了这种问题,那么就得审查一下自己的情况,是不是最近干了睡眠让阳气流失过快的事,如果没有则要好好审查自己作息和生活方式,另外也要加紧对颈椎的保护,下面就分享一套保养颈椎的护颈操给大家。

第一步:护颈之前先热身

动作要点:首先是热身运动,第一步时要记得摆动头部,朝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各来一次转动。

第二步:摇头散去首中淤

动作要点:这一步要记得跟着图片一起摇头晃脑,先顺时针度旋转5次左右,然后再朝反方向旋转5次即可。

第三步:伸手握颈提血气

动作要点:以手相抗,抱紧后脖颈,待双手交叉紧贴颈后,用向上的一个力来顶着头颈,而头颈也要记得向后用力,就这样相互抵抗5次以上即可。

第四步:伸腰直脖精神好

动作要点:第四步是将先双手上举过头,然后手指交叉,保持掌心向上的姿势。接着将头仰起看向手背,就这样保持5秒左右即可。

第五步:两手互动体更轻

动作要点:现将左手放在背后,然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接着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力气越稳越好,切不可轻浮气躁,最后同时头部保持观望的姿势,然后保持几秒钟做完前后两套即可收工。

第二垂:手臂下垂

第二个要注意的是手臂,因为人体四肢是身体里离心脏最远的部位,所以一旦阳气出现了衰减或流失的问题,那么最先出现问题的部位中肯定就会有手臂这个地方,这点也多体现在一些年老的人身上,如老人们常出现的四肢酸软无力及手脚冰凉等,这些问题也多是因为阳气不足加上血液循环不畅所引起的。

此外,在古代人们有一个来形容老人去世的词,即“撒手人寰”,而之所以人去世前后出现“撒手人寰”这种情况,一来是人弥留之时,心脏力气微弱,故而血液无法达到手臂所致;二来是人在弥留之时,阳散而阴消,神浊而志乱,这头脑阳气都已不保,自然无暇顾及手臂长短了。

但以上都只是对弥留或年老的人而言的,一旦你岁不及耄,甚至正值壮年或年轻之时而出现了手臂下垂的问题,那么除开血液的供给外,多半也正和阳气匮乏相关,相信除了手臂下垂外,你一定还有手脚冰冷和手脚无力等杂症缠身,如果情况再严重些,甚至脾胃气机都会日渐萎靡。

而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光针对手臂本身是不够的,因为手臂下垂只是其“标”而非其“本”,自古调养,养的是一个“本”,而非“标”,而“本”在哪里。

其实《黄帝内经》已经给出了答案:“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后世大家也依照这个理论,并进一步琢磨出了更精确的答案即:“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故而这个脾胃所近的腹部区域,正是调养的重点区域,所谓“一寒消百阳,”进而古人便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

关于揉腹,《黄帝内经》就记载道:“腹部按揉,养生一诀”。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方法是:选择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微曲,全身放松。

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此外,除了用按揉的手法缓解外,我们还需要在日常的食疗上下点功夫,那么既然要激起脾胃之阳,就要养好我们的脾胃。

最近研读罗大伦博士的《阴阳一调百病消》,里面就提到了八珍糕,相传还是过去皇帝们常食用的糕点。

你仔细看,八珍糕里面很多食材,都是秋天成熟的果实,可见古人养生,也是遵循四时之法,而且这些食材大部分都是温性的,有益脾胃。

在八珍糕这个食谱中,山药、莲子、白扁豆都是滋补脾阴的;茯苓和薏米祛湿;芡实是收敛的,糯米和党参都是温阳,补元气的。

这么看似简单的一个食谱,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有偏,怪不得有人说,八珍糕是千年养生健脾的糕。

下面就把这个糕点的制作方法分享出来,趁着入春,好好养养咱的脾胃。

食材:党参5g,茯苓50g,薏仁50g,莲子50g,淮山药50g,白扁豆50g,芡实50g,粳米粉g,糯米粉g。

做法:将所有的食材打磨成粉末,加入白糖、粳米粉、糯米粉,用手把所有的食材拌匀(白糖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添加)。

倒入适量的水,用手搅拌搅拌,用手揉成团后,再继续揉面,把面团揉至没有干粉的状态,之后可以用模具印出喜欢的花型。

放入蒸锅内蒸15到25分钟。时间看糕点的大小,大的就久点,短点,自己把控。蒸熟后这个糕点冷热皆宜,软软糯糯的也不粘牙,但里面含有薏米,孕妇不宜食用。

现在人们生活普遍忙碌,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在为生计奔波,每天花费太多时间去调制养胃的食谱也不太现实,这时可以每天吃上现成的两块八珍糕,养养脾胃。

《汤头歌诀》中也曾写道:“八珍糕与小儿宜,参术苓陈豆薏依。怀药芡莲糯粳米,健脾益胃又何疑。”

因此,这个方子也被人们保留了下来,作为养胃的好物,所以八珍糕的升级版,茯渭糕也就诞生了,专门为脾胃不好的人研制,而且是独立包装,方便携带,走到哪吃到哪!

我们将山药、糯米、茯苓、薏苡仁等健脾养胃的食材浓缩在一块糕里,每天吃两块,香甜软糯,清甜不腻人,细细咀嚼能吃到食材颗粒,这几种食材都是健脾养胃界的扛把子。

芡实:健脾祛湿,能把体内的水湿排出去,帮助脾胃运化。

莲子:补益脾胃,祛湿的同时能养心安神,如果情绪一直不好,莲子必不可少。

白扁豆:被称为脾之谷,不仅能祛湿,还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

山药:健脾补气,对肺也不错,肺能调理水的通道,肾主全身水液,脾运化水,所以湿气重如果能调理肺,也可以快速把湿化掉。

茯苓和薏米一定要有,它们一升一降,会让体内的气运作起来,茯苓能帮助脾清除水湿,加强运化能力,薏苡仁又是利水祛湿的,往下走。

山楂:健胃消食,有了它,哪怕有积食也不怕,还能行气化瘀。

再配合养胃的糯米,加入人参,补脾益肺,补元气,像本就体质虚弱的人再适合不过。小小一块,浓缩了多种食材精华!经过12道工艺,采用破壁技术打磨,保留原本食材的营养,再进行低温烘焙,手工制作,才能做成一颗颗营养和口感双重满分的茯渭糕!

这款茯渭糕,有通有补,有升有降,又很平和。但凡有都会被另一味的温热之性化解掉,使整体达到平衡的状态,补而不腻。里面我们用了麦芽糖醇,不能吃糖的人也能吃。

最后每天大家回到住处,也最好养成一个泡脚的习惯,这个泡脚在帮人升阳方面是最廉价、最快速的方法了,所以一般很多人泡脚的第一感觉有时往往不是温热之感,而是先一阵轻微的冷颤才觉暖流入体,这便是因为泡脚可以排掉体内积阴余寒的缘故。

但泡脚的时候,我们也一定得稍微注意一下把控时间,时间最好控制在十五分钟内,要以出微汗为最佳,所谓“汗主化邪之功。”这汗一排,邪气也就顺着去了。

而泡脚最好用温胆汤来泡,这温胆汤乃中医经千年研制出的,专用于祛湿化痰古方,此方原先是只用于口服的方剂,后来经时间发展就被后人开发了“泡脚”一功,你看,泡泡脚即少了吃苦药的那种烦恼,而且还成了睡前放松一种享受。

那么温胆汤的材料都有什么呢?首先,有化痰祛湿作用的陈皮肯定是有的,据中医实践可知,陈皮有化痰之能,并且又含理气行气之功,这人身中气一旦足了,就会把身体内的痰气等害气向外推送,故而这陈皮入水一泡,就有了活气排痰的功效。

其次利水祛湿的茯苓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我发现,茯苓这个药材十分的神奇,因为它的行水能力简直是太好了,它不但可以使上下焦的水汽互通,它还可以把我们体内多余的水气通过皮肤排泄出来,这样上下焦水气一通,小便自然也不会黄浊粗短了。

再者温胆汤内还有一味可以打开身体郁结的药材:半夏,中医认为半夏:“有辛温善散,理气开郁,燥湿化痰,祛湿散结之效果。”,如果你最近常为七情六欲等九气所郁闷,那么用半夏便能将此一一化开。

最后,你像能破痰除痞的枳实、能清热化痰的竹茹和甘补脾胃的甘草它都一一涵盖在温胆汤中,可见拿此方泡脚,不仅可以全方位温阳行气,同时在保持去湿化痰的作用下通降胃气,另外还可以帮助睡眠。虽说这方子看似简单,并且人泡上去也十分舒爽,但事贵就贵在坚持上!

而如果你近来心情不太好,那么刚好可以借着温胆汤足浴清胆顺肝气的作用,然后乘势揉一揉自己的脚面上的太冲穴,最后用温胆汤药包泡脚的时候,最好再用滚水煎一下,就像煎药那样把药味煎出来,这样方才可以发温胆汤但汤最大的功效。且如果你又是寒湿体,那么还可以往泡脚药汤里加几片驱寒的生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