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脾虚痰湿重,用3种方法清理身体的浊物 [复制链接]

1#

最近很多人都说,自己感觉很累,浑身没劲儿,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这个秋乏的势头越来越重,但我们越来越“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现在生活条件上去了,吃得太多,太好,又太晚,同时又不爱动,这样一来肥胖、各种高都找上门,按理来说,吃得好了营养高了,身体应该越来越好,可现实却是越来越虚。

归根结底就是自己的身体堵了,吃的吸收不进去,相当于白吃。而造成身体堵住的东西,大部分都和脾虚痰湿有关。

中国有句老话,我们身体的不是皆由痰作祟,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身体内黏糊糊的水汽多了,肯定要想办法冒出来,皮肤经常油腻、头顶脱发,这都属于痰湿。

有的人吃得很少,但就是日益变胖,捏一把身上的肉,松软如棉,胖人多痰湿,瘦人多内热。以及现在越来越多人变得心慌惊悸,精神恍惚,自古就有痰迷心窍的说法,痰浊上犯是会影响我们情志的。

而且痰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舌头胖大,有齿痕,就和我们把海绵浸满水,海绵也会膨胀得越来越大,舌头一大,挤着牙齿了,久而久之会咯出齿痕。把痰湿去掉后,舌头自然就会小了。

而且痰湿会阻遏阳气,阳气困郁,人就容易犯困,提不起精神,我们经常觉得累啊,歇不过来啊,大多也都是痰湿在作祟。痰浊一旦阻遏心阳,还容易胸中憋闷,严重还会导致胸部疼痛,不通则痛。

痰究竟从何而来?

说白了,是脾过度劳累后,没把吃下去的食物水液运化为营养,变成了湿气在身体久了,慢慢形成了黏稠的痰。就和我们熬膏汁一样,熬久了,水液渐渐浓稠,黏糊糊的。

痰湿会让人觉得虚,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自己疲惫、嗜睡是太虚了,一个劲儿地滋补厚腻营养的补品,结果脾越来越累,痰湿越来越重,身体越来越沉重。

痰湿就是身体代谢不掉的湿垃圾,想要清理掉,最重要的就是让身体不再产生这种垃圾!不然就和我们收拾房间一样,一个人收拾,后面还有人一直捣乱嚯嚯,那怎么收拾都收拾不干净。

避免痰湿再生,这几件事别再做!

1.少吃肥甘厚腻以及甜食

鱼生火,肉生痰,脾为生痰之源。食用过多的肉类食物,脾胃负担过重就不能正常运化,津液代谢失常,慢慢生出痰浊,我们平时常吃的猪肉,在古籍中也有关于其易致痰湿的记载,《药性歌括四百味》中提到:“猪肉味甘,量食补虚。动风痰物,多食虚肥。”

《随息居饮食谱》则认为猪肉:“多食助湿热,酿痰饮……”。

现在很多人吃肉后都会积食,伤及脾胃导致痰浊蓄积,引发各种湿疹、咳嗽等,脾生痰,肺痰,脾胃蓄积的痰湿会随着身体的气机运转,贮藏到肺部,痰浊郁肺,直接影响肺的宣降,就会咳嗽。

2.喝水要小口,不要牛饮

我们从小就听说一天八杯水,但前提是脾胃运化正常,倘若脾运化津液出了问题,一顿狂饮,脾胃反而拿这些过多的水液没办法,运化不掉的水就成了痰湿,故而,痰湿体质,喝水要小口喝,也不要拼命喝水。

3.小心滋阴不成,反成痰湿

秋季容易燥,我们习惯养阴润燥,滋阴的食材进入体内后,要想转化为身体所用的津液和阴血,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脾弱的人来说,很容易处于“外燥内湿”的情况,这样先得健脾祛湿再去滋阴,很容易把这些滋阴的食物变成痰湿,尤其是荤食。

4.熬夜加重痰湿

熬夜会损耗阳气,容易湿邪内生,经常熬夜,不仅仅会损伤气血,还会导致体内生湿。

清理痰湿垃圾的3种方法

方法一:光脚跳

这是八十多岁的名老国医的独家养生法,高老每天都会做跳跃运动,光着脚在垫子上,全身放松跳50下。

一开始跳二三十下就行,循序渐进;跳的时候不能僵硬,要做到紧张-放松-紧张-放松的状态。久坐伤脾,经常这样动一动,可强健我们的脾气,有助于脾对食物的运化,振奋脾内阳气。

方法二:温胆汤泡脚

温胆汤:茯苓30克,半夏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竹茹6克。

首先,用枳实来破气下行,古时行*打仗讲究策略,攻城需要先锋部队,枳实在这里就是打头阵的,想要破除痰湿,得将原来气郁痰阻的状态打破,枳实破气,从肺胃开始往下攻,将胆胃的气机打开。

其次是半夏和陈皮,半夏化痰祛湿,加上理气的陈皮,相当于主力*,半夏气机为降,浊阴出下窍,半夏就是把中焦的痰湿化掉后往下降,从下窍排出。

《*帝内经》讲道:“浊阴出下窍”,痰湿属于浊阴,必要从下窍排出。

再往后便是茯苓和竹茹,茯苓健脾渗湿,竹茹清热化痰,待上面半夏和陈皮把痰化掉后,变成比较容易排出来的湿浊,这时候茯苓和竹茹再将这些湿浊一鼓作气地从下窍排出来。

最后一味灸甘草,就像和事佬,调和这几种草本,通降胃气,疏解肝胆之郁,温阳行气,祛湿化痰,以调全身气机。

国医罗大伦博士,对温胆汤泡脚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且温胆汤用泡脚的方式会比直接喝进去好,痰湿重脾一定虚,吸收不好,喝下去反而削弱这些草本的力量,而脚底经络丰富,对这些草本能量的吸收也更加充分,为了免去大家寻找草本搭配的繁琐,我们甄选优质产地的草本原料,按照古方上的搭配,制成了这款温胆汤泡脚包。

都是由无纺布封住的,结实耐用,还可以将草本植物的力量完全散发出来,浓郁的草本味道。

足浴包在使用时,可以提前把足浴包大火加水煮开,加速里面草本成分的释放,之后再转中火煮半小时,这样里面的草本精华都融到水中了,之后将水和足浴包一起倒进泡脚桶中即可开始泡脚。

里面的草本都是经过粉碎后封存的,更有利于成分的释放。痰湿重,早晚各泡一次,体内痰湿一般可以就在睡前泡一次,水温控制在45℃左右,泡脚时间15分钟左右即可。

方法三:健脾八珍糕

八珍糕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方子,原名八仙糕,为明代御医陈实功首创,健脾八珍糕历史悠久,我们体内痰湿源源不断丛生的原因就是脾太虚,因此健脾也是清理痰湿的方法之一。

原方由茯苓、建莲、芡实、扁豆、薏米、山楂、麦芽、山药组成,和以米粉,制成条糕。每日清晨服食数条,久服则培养脾胃。

之后清朝这个八珍糕又被乾隆皇帝发扬光大,坚持食糕40余年,在原八仙糕的基础上,根据清代汪昂所著的《汤头歌诀》中所记载的方子,加减化裁,具有补而不滞、燥而兼润、补而不腻之特点。

罗大伦博士在《阴阳一调百病消》一书中,也推荐过它,在过去的八珍糕方子中,是由八种食材组成,山药、莲子、白扁豆,都是养脾阴的;*参、糯米是温阳的;茯苓和薏米祛湿;芡实是收敛的。这么一个小小的糕点,阴阳、升降全有了,不然怎么能称得上是千年养生健脾糕。

制作方法如下,需要的配料较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做做看。

食材:*参5g,茯苓50g,薏仁50g,莲子50g,淮山药50g,白扁豆50g,芡实50g,粳米粉g,糯米粉g。

做法:将所有的食材打磨成粉末,加入白糖、粳米粉、糯米粉,用手把所有的食材拌匀(白糖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添加)。倒入适量的水,用手搅拌搅拌,用手揉成团后,再继续揉面,把面团揉至没有干粉的状态,用模具印出喜欢的花型。

放入蒸锅内蒸15到25分钟,蒸熟后的糕点冷热皆宜,软软糯糯的也不粘牙,但里面含有薏米,孕妇不宜食用。

当然我们也为不方便自己做糕的朋友们准备了一款地道的升级版糕,取材都是各个原料的原产地,大别山的茯苓,温县的铁棍山药,潮州的芡实,小小一块糕,浓缩了多种食材的精华。

遵循古方的基本搭配,却又有细微的不同,因为还添加了大枣、麦芽、山楂等食材进行调和味道,也更符合咱们现代人容易贪食的习惯,而且用的是亚麻籽油和麦芽糖,无白糖,更健康

低温烘焙的精湛工艺,制作出的糕点不干,软糯香甜,即使牙齿不好的老年人,也能咬得动嚼碎,细腻顺滑,不干不噎,吃着有着独特的食物清香,细嚼能吃出食物的颗粒,一个一包装,干净卫生,吃着也方便。带在包里,即使是外出,也能随时随地守护住我们的脾胃。

痰湿重的根源就在于脾虚,故而健脾、祛痰湿两个步骤缺一不可,消灭痰湿,把浊物排出体内,我们的身体才会变得轻松舒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