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友得了高血脂,可试试中医辨证治疗药师 [复制链接]

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对于老年糖友来说,糖尿病本身可能导致血脂异常,使得自己原本就一个血糖高,变为了血糖血脂两个都高。而血脂异常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会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风险。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重视高血脂症的干预、管理和治疗。管理方面,《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中指出年龄≥40岁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管理时,血清LDL-C水平应控制在2.6mmol/L(mg/dl)以下,保持HDL-C目标值在1.0mmol/L(40mg/dl)以上。

干预和治疗方面,其实可以试试我国的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干预血脂异常的措施有汤剂、中成药、针灸等,其在改善血脂异常症状及预防方面均可发挥积极作用。中医学方面,认为血脂异常的基本病理机制是本虚标实,辨证以虚实为纲,虚包括气虚、阴虚、阳虚,实则包括血瘀、痰浊、气滞、寒凝、热毒;治疗需标本兼顾,补虚泻实。

《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中就建议,对血脂异常患者可根据证候特点来进行治疗,把患者证候特点分为复合证型和单证型两个类型。先采用复合证型进行辨证,若复合证型未能概括患者证候特点,则可采用单证型进行辨证,并介绍了相关治法与用药。(具体用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复合型

复合证型包含四个证型,分别是痰浊内阻证、脾虚湿盛证、气滞血瘀证和肝肾阴虚证。

(1)痰浊内阻证:形体肥胖,头重如裹,胸闷,呕恶痰涎,肢麻沉重,心悸,失眠,口淡,食少,舌胖,苔滑腻,脉弦滑。①治法:化痰祛湿。②处方:温胆汤加减(出自《外台秘要》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③用药:半夏、竹茹、生姜、橘皮、枳实、甘草等。

(2)脾虚湿盛证:乏力,头晕,胸闷,纳呆,恶心,身困,脘腹胀满,舌淡,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细弱或濡缓。①治法:健脾化痰。②处方:胃苓汤加减(出自《普济方》)。③用药:苍术、陈皮、厚朴、甘草、泽泻、猪苓、赤茯苓、白术、肉桂等。

(3)气滞血瘀证:胸胁胀满疼痛,或头痛、腹痛,其痛如刺,痛处固定,疼痛持续,或腹部有痞块,刺痛拒按,舌暗红,有紫气或瘀斑,脉细涩。①治法:舒肝理气,活血通络。②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出自《医林改错》)。③用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生地等。

(4)肝肾阴虚证:眩晕,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口干,健忘,失眠,舌质红,少苔,脉细数。①治法:补益肝肾。②处方: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加减(出自《续名医类案》)。③用药:(北)沙参、生地、麦冬、当归、枸杞、川楝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

单证型

单证型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包括有血瘀证、痰浊证、气滞证和寒凝证,虚证包括气虚证、阴虚证和阳虚证。

实证

(1)血瘀证:胸痛剧烈,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胸闷,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迂曲青紫,脉涩或结代。①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②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出自《医林改错》)。③用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生地等。

(2)痰浊证:胸闷或胸闷痛如窒,伴头晕,身体困重,咳吐痰涎,脘痞,舌淡,苔厚腻或白滑,脉滑或滑数。①治法:通阳泄浊,豁痰散结。②处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出自《金匮要略》)。③用药:瓜蒌、薤白、(法)半夏、陈皮(醋炒)、胆南星、枳壳、桂枝、生姜、茯苓、甘草等。

(3)气滞证:胸胁脘腹胀闷、疼痛,随情绪波动而增减,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舌淡红,苔薄,脉弦。①治法:舒肝理气,活血通络。②处方:柴胡舒肝散加减(出自《景岳全书》)。③用药:柴胡、陈皮(醋炒)、枳壳(麸炒)、芍药、(炙)甘草、香附、川芎等。

(4)寒凝证:胸闷胸痛,感寒痛甚,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苔薄白,脉沉紧。①治法:祛寒活血,宣痹通阳。②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减(出自《伤寒论》)。③用药:当归、白芍、桂枝、细辛、甘草、大枣、通草等。

虚证

(1)气虚证:心胸隐痛,胸闷,心悸气短,动则尤甚,乏力,倦怠,懒言,自汗,舌质淡或淡红,脉沉细或弱。①治法:补益心气,鼓动心脉。②处方:保元汤加减(出自《古今名医方论》)。③用药:人参(另炖)、黄芪、肉桂、(炙)甘草、生姜等。

(2)阴虚证:心胸隐痛或闷痛,心悸,口咽干燥,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质红或红绛,舌体偏瘦,少苔或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脉细数。①治法:滋阴清热,养心止痛。②处方:天王补心丹加减(出自《校注妇人良方》)。③用药:西洋参、茯神、玄参、麦冬、天冬、生地、丹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炙)甘草等。

(3)阳虚证:胸闷痛,畏寒,肢冷,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苔白或白滑,脉沉迟或结代。①治法:补益阳气,温振心阳。②处方:参附汤和桂枝甘草汤加减(出自《圣济总录》)。③用药:红参(另炖)、(熟)附子(先煎)、(炙)甘草、桂枝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